第588章 电子幽灵!化不可能为可能!全场骇然!谁能听懂布鲁斯的解释!

 有了电子衍射实验在前,电子干涉实验虽然同样匪夷所思,但依然在众人的理解范围内。

 只要你认可量子力学,认可物质波理论。

 那么电子具有波动性也能接受。

 哪怕普通人从常识上去思考,也能想象这种状态。

 极小极小的电子,就像一个个光子那样,透过双缝干涉后,电子朝各个方向运动。

 有的区域电子多,就相对于干涉增强,有的区域电子少,就相当于干涉减弱。

 所以,电子才会表现出波动性。

 但是这一切,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有大量的电子。

 只有电子的数量足够多,双缝到显示屏的空间区域内才会充满电子,从而发生干涉。

 如果只有一个电子,它要跟谁干涉呢?此刻,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想法。

 然而,布鲁斯教授的话却像一枚炸弹在耳边炸响,把他们震的呆滞。

 会场内瞬间爆发出激烈的讨论声。

 “单个电子也能发生干涉?跟自己干涉?”

 “这怎么可能?”

 “这不可能!”

 康普顿等年轻一辈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思议。

 在布鲁斯教授面前,他们才深刻体会到什么叫天马行空,惊世骇俗!这才是真正的想象力!众人瞬间产生了当好吃瓜群众的自觉性。

 可以预见,第四届布鲁斯会议又将是那个男人的舞台!虽然他本人无意于此,但黑夜中的萤火虫永远是那么迷人!主持人洛伦兹也忘记了维持纪律。

 实在是这个想法太过骇人听闻。

 他看向普朗克、汤姆逊、老布拉格等人,几人忽然相视一笑。

 他们学了一辈子经典物理,本来好好的,啥事没有。

 结果自从接触现代物理学后,三观经常被颠覆。

 哪怕是普朗克这个量子论的奠基人,也快看不懂现在的量子力学了。

 洛伦兹内心感慨道:

 “果然跟布鲁斯这样的年轻人在一起有好处。”

 “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知识,思想就不会腐朽了。”

 薛定谔有点失神。

 虽然他创造了波动力学,更是写下了巧夺天工的薛定谔方程。

 但是他本人一直对机率波的解释保持怀疑态度。

 今天布鲁斯教授的观点,更是令他不敢苟同。

 无论怎么想,薛定谔也想象不到那种场景。

 除非电子能有分身,在抵达双缝的前一刻,立刻又分出一个电子,两个电子发生干涉。

 哪怕是如此天方夜谭的事情,也比布鲁斯教授的假设更能令人接受。

 薛定谔看了看爱因斯坦,发现对方正处于沉思之中,眉头紧锁。

 于是,他转头对旁边的埃伦费斯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埃教授,就算电子具有机率波的性质。”

 “但只有一个电子,所以波动只能经过一个狭缝,要怎么干涉?”

 这一刻,薛定谔彻底迷茫了。

 他发现哪怕自己承认了不愿意承认的机率波,好像也无法解释布鲁斯教授说的那种情况。

 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定谔的想法其实就是后世大多数普通人的想法。

 因为他们在思考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室,总是“下意识”“自然地”把电子看成一个小球。

 然而把这个小球又类比到宏观世界的物质。

 比如,把电子换成子弹,那么它在抵达双缝时,肯定只能透过其中一个狭缝。

 无论如何不可能发生干涉。

 他们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就是因为没有用量子力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现在这个时间点,量子力学诞生还不到两年。

 哪怕是当世最顶级的诸多物理大佬们,也没有完成观念的转变。

 所以埃伦费斯特闻言,只能苦笑一声。

 “薛教授,我也不知道。”

 “我感觉自己不应该来参加这个会议。”

 在学校,他埃伦费斯特是老祖,受人敬仰膜拜,一派高手风范。

 但是在布鲁斯会议上,他和其他人一样,只能沦落为吃瓜群众。

 埃伦费斯特一怒之下,从桌上的果盘中,拿起一块干果放入嘴中。

 “接着奏乐接着舞!”

 然而,玻尔、海森堡、泡利、玻恩几人却神色兴奋。

 他们是布鲁斯诠释的坚定支持者。

 所以,他们和其他大佬的思考方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