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光速传递实物?瞬间移动!量子隐形传态!震撼全场!(第2页)
“这时,在b处的电子y因为量子纠缠,它的量子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但在b处的人,并不知道待传送电子和电子x到底进行了什么样的关联。”
“因此,a处的人就需要透过经典通道告知b处的人,自己做了什么样的关联。”
“经典通道可以是打电话,也可以是发电报。”
“b处的人得到关联讯息后,立即再对电子y进行同样的变换,使得其量子态和待传送电子相同。”
“最后,在b处的电子y就变成了和待传送电子是完全一样的电子。”
“由于电子的不可分辨性,就好像电子从a处被传送到了b处。”
“这就是量子隐形传态技术。”
“它传送的是物质的量子态,而不是物质本身!”
“其传递速度取决于经典通道的速度。”
“但是和仅能传递资讯不同,它可以被当成传递物质。”
哗!众人听完,皆是满脸不可思议!
量子纠缠竟然还能这样应用?
“如果哪一天人类能发明超光速通讯,那量子隐形传态也就能实现超光速的传送。”
“虽然只能传送量子态,但反而更加安全了。”
“从量子层面而言,传送后的物质和待传送物质并无本质区别。”
很明显,量子隐形传态绝对是高阶文明才能具有的科技!
吴有训神色震撼。
和李教授的想象力相比,阿尔法实验室的那些研究简直就像小孩子过家家。
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技术!量子加密通讯和量子隐形传态,两大基于量子纠缠理论的技术,颠覆了他的想象。
他喃喃自语道: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这两项技术?”
在后世,量子加密通讯早已实现。 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但是从原理到技术操作层面,都已经实现研究闭环。其中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发射专用卫星。
由卫星向地面的资讯站发射光子,实现量子纠缠加密。
而量子隐形传态就比较难了。
真实历史上,物理学家在1997年才首次完成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验证,成为量子实验资讯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次实验中,研究人员成功传输了“一个量子态”,也就是所谓的“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以电子为例,它的量子态有很多,比如动量、角动量、自旋等等。
所以很明显,一次只能传输一个量子态只有开创意义,并没有实际意义。
它并不能完成瞬间传送物体的壮举。
直到2015年,华夏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这是自1997年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量子资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当年《物理世界》公布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十项重大突破中,该实验成果排名第一!
由此可见,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重要性。
潘建伟院士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领域的多项世界第一记录,是真正的量子力学大佬。
据说某点上某书的作者,就是潘院士的研究生。
大佬恐怖如斯!在2024年的最新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更是证明,量子隐形传态和经典通道讯号可以在同一根电缆中共存。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手机不仅能传送语音和图片,还能直接传送实物。
想想就令人期待!此刻,在场的诸多物理大佬们对于量子隐形传态,同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虽然它只是一种衍生的技术,不是物理原理。
但是这种技术是和量子纠缠有关,这可是当前最前沿的理论。
或许在研究技术的过程中,能反过来帮助物理学家深刻理解量子纠缠现象。
这时,薛定谔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布鲁斯教授,你认为量子隐形传态能传送一个真实的人吗?”
哗!众人顿时一惊!一旦和人有关,那事情就很复杂了。
因为人类绝对是宇宙中最特殊的一种存在!李奇维感慨地看了薛定谔一眼。
他很清楚对方问题中隐含的意思。
“从理论上来说,人也是由无数个原子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