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回程安排!什么?校长要当婆罗王!大棒与蜜枣!调教全世界!
会议的热度非但没有降低,反而越演越烈。
除了李奇维这个话题中心,其他大佬的理论和成果也被有心人研究。
量子力学成为物理学领域毫无争议的第一理论。
无数年轻学者趋之若鹜,投入到对量子的研究中。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和量子力学有关的论文就爆增几倍。
其中大部分都和本次会议中出现的各种理论有关。
有人戏称:
“布鲁斯教授一个人养活了一半的量子物理学家。”
“一本物理史,半篇布鲁斯。”
而作为主角的李奇维,早已低调返回,深藏功与名。
英国,量子研究所内。
临近圣诞和新年,所里的氛围开始欢快起来。
之前的一个多月,众人每天都在疯狂的忙碌之中。
作为量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布鲁斯教授一口气提出如此多惊世骇俗的理论,他们必须要深入学习和理解。
那种压力,可想而知。
如今终于结束了。
布鲁斯老爷心善,取消了接下来每周的组会,让大家舒了一口气。
不少人已经开始讨论假期去哪玩了。
不过李奇维心不在此,他开始安排回程事宜。
办公室内。
钱五师、于隐、吴有训、王正阳、霍秀亭五人坐在一起。
除了还在游学的李承道李承德二人外,李奇维在国外的主要核心班底都在此了。
此刻,他看了一圈几人,说道:
“我已经决定,明年7月前后,离开英国,返回婆罗洲。”
“接下来,有一些事情需要安排你们去做。”
哗!五人闻言,皆是兴奋。
“校长终于要回去了!”
“老师的计划终于正式开始了!”
“当三少爷的保镖也太轻松了,感觉我在混吃混喝啊。”
随着李奇维的势力越来越大,不同的人群对他的称呼也五花八门。
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最早的一批跟随者,何育杰三人还有黄埔早期人员,称呼他为“校长”。
因为李奇维是黄埔理工大学的创始人兼校长。
后来,黄埔理工全部搬迁到婆罗洲,李奇维又在当地大力发展教育,开办大中小学。
于是,婆罗洲和黄埔一脉几乎都沿用校长的称呼。
这个称呼既显得亲切,又和教书育人有关,非常贴切。
比如吴有训,本科毕业于黄埔理工,他就能称呼李奇维为校长。
王正阳毕业于婆罗洲的大学,也是如此称呼。
第二种,以钱五师为代表,称呼他为“老师”。
李奇维目前正式培养的学生并不多。
因此有资格喊老师的人很少。
在现在这个尊师重道大于法的时代,老师的称呼不是随便喊的。
第三种,则是与李奇维有关的国内外各势力。
比如华夏科学社的众多成员、余青松等人,直接称呼他为“李教授”。
而国外的几乎都称“布鲁斯教授”。
最后还有一种,则是李三、霍秀亭等人称呼的“三少爷”。
等到李奇维的父母百年之后,三少爷就要变成老爷了。
看着几人兴奋的表情,李奇维微微一笑。
华夏人最注重乡土情节。
外面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一根草。
婆罗洲虽然依然远离本土,但相比欧美就近太多了。
而且南洋还有无数的同胞,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日常交流都更亲切。
如果李奇维是一个人,他或许会选择留在欧洲,安度余生。
但是他有父母,有妻子,有子女,还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和支持者。
因此,他必须要为所有人负责。
只有他回到婆罗洲,才能更好地凝聚人心,把所有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带领众人创造伟大事业!待几人心情平复后,李奇维开始分配任务。
他首先说道:“五师、于隐,你们二人处理完各自的事情后,就可以立刻回去了。”
“五师,你要牵头把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建立起来。”
“山河实业集团秘密研发的那些武器,都需要这些专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