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万有理论的希望!环婆罗洲粒子对撞机!撞出物理学的未来!轰!

 会议室内。

 在众人的震惊下,李奇维的声音随之响起:

 “回旋加速器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

 “首先,放置一个均匀磁场,带电粒子进入其中后,由于受到洛伦兹力,就会进行圆周运动。”

 “接着,在圆形平面内,带电粒子每次经过同样的地方时,将越过一个加速间隙。”

 “间隙里有一个均匀可变电场,它的变化频率与带电粒子的速度匹配,确保粒子每次经过时,都能被加速。”

 “加速后的带电粒子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间隙时,将再次被加速。”

 “这个过程将一直往复执行下去,直到粒子的速度足够大,其运动半径超出环形外壳的范围。”

 “这时,将带电粒子沿着螺旋形轨道从仪器中引出,就能得到一个加速粒子。”

 “这就是我设计的回旋加速器。”

 “它只需要很小的体积,就能实现和直线加速器同等的加速效果。”

 “而且如果增大回旋加速器的半径,那么带电粒子的加速次数就能增大,最终速度也会更高。”

 “同体积的回旋加速器,将产生远远超过直线加速器的加速能力!”

 嘶!房间内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回旋加速器的想法实在太巧妙了!简直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

 “天啊!”

 “回旋加速器比直线加速器好太多了!”

 “我怎么感觉它可以无限加速?”

 考克饶夫神色动容。

 他果然猜对了布鲁斯教授的想法。

 “利用磁场约束转向,利用电场持续加速。”

 “回旋加速器是电场和磁场最完美最和谐的搭配设计。”

 “如此一来,带电粒子将被加速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

 当然,考克饶夫知道回旋加速器也存在极限。

 那是因为狭义相对论的存在!

 他回答众人的疑问:

 “回旋加速器也不能无限加速。”

 “因为根据狭义相对论,带电粒子的速度越高,它的质量就会越大。”

 “粒子的绕行半径也增大,会超出磁场的范围,就不能透过电场间隙加速了。”

 “当然,有一点毋庸置疑,回旋加速器的限制再大,其加速能力肯定超过直线加速器。”

 众人恍然大悟。

 考克饶夫果然不愧是加速器领域的专家,一眼就看出回旋加速器的问题所在。

 李奇维看着考克饶夫,点点头,表示欣赏。

 不过,他接着笑道:

 “这个问题也好解决。”

 “只要同时增大磁场的强度即可。”

 “这样可以保证不同速度的带电粒子的绕行半径都一样。”

 “不过,这一切都要看真实的需求。”

 “有些东西是没必要的。”

 “根据你想得到的最终速度,就能反推出回旋加速器的尺寸。”

 考克饶夫激动地点点头。

 实验物理追求的是有用,而不是完美。

 在场虽然有很多硕士生博士生,但他们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自然都能理解布鲁斯教授的解释。

 回旋加速器的原理很简单,没有复杂的结构设计。

 但是能第一个想到这种设计的人,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真实历史上,回旋加速器的概念和理论由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在1929年提出。

 仅仅两年半之后,他就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该加速器的直径只有12厘米,甚至可以直接被拿在手里。

 但是它的加速粒子能量却可以达到0.8v(兆电子伏特)。

 这个能量已经和动辄几米大小的直线加速器的加速能量持平了。

 由此可见,回旋加速器的优势多么显着。

 这里要解释下“ev”这个单位。

 它表示1个电子经过1v的电位差加速后所获得的动能,换算成标准能量单位焦耳,大约是1ev=1.6x10^-19j。

 1v=ev。

 那么这个能量到底有多大呢?

 形象理解,空气中分子的动能约为0.03ev,核爆中带电粒子的动能在0.3~3v之间。

 所以,一台仅仅12厘米的回旋加速器,却产生了相当于核爆级的推动力。

 不可思议!

 后世,在2008年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回旋加速器是美国费米实验室的tevatron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