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核物理时代三大发现!核裂变 中子 人工放射性!惊世预言!(第2页)
作为搞实验物理的,他们并不认为查德威克的运气说有什么偏颇的地方。
哪怕是卢瑟福自己,也承认幸运之神的眷顾。
真实历史上,中子的发现也确实跟幸运有关。
1928年,德国物理学家博特,用天然放射性元素钋“84”放射出的a射线轰击铍“4”。
结果他得到一种穿透力很强的未知射线,他认为这是一种γ射线。
不过他并没有深入研究下去。
博特博士毕业于普朗克门下,他因为在粒子测量领域的贡献,获得1954年的物理诺奖。
二战期间,他也参与到德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中,负责建造了德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而且他在计算石墨吸收中子的实验结果时,犯了一个错误,间接导致海森堡也跟着出错。
最后德国的原子弹研发计划失败。
不得不说,有时候小人物也能引起大变化。
伊蕾娜夫妇看到博特的实验结果后,对这种未知射线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1932年,他们用这种射线去轰击石蜡,却发现会放射出速度极大的质子。
若这种未知射线真的是γ射线,则它不具备从原子核中打出质子所需要的动量。
尽管认识到了这个矛盾,伊蕾娜夫妇还是傻乎乎地沿用博特的思路。
他俩认为这是一种更加高能的γ射线。
因为γ射线的本质是电磁波,只要波长越短,能量就越高,冲击力就越强,或许就能轰出质子。
不得不说,傻的可爱。
后世有人分析,这可能跟伊蕾娜比较宅,不喜欢学术交流有关,所以她不知道卢瑟福在1920年曾预言过中子。
于是,在1月份,伊蕾娜夫妇就匆匆写了一篇论文,详细描述了实验结果。
仅仅几个月后,当远在英国的查德威克看到小居里夫妇的论文时,兴奋地手舞足蹈。
“这不就是我一直苦苦追寻的中性粒子吗?”
查德威克是卢瑟福的学生,自然对中子很敏感。
他立刻动手重复了伊蕾娜夫妇的实验,并且把这种未知射线引入磁场之中,发现确实不会偏转。他又透过各种实验,测量了该粒子的质量等性质。 最后,查德威克断定,这种未知射线的本质就是中子!
一个月之后,同年1932年,他发表论文,正式宣告发现中子,引发物理学界巨大轰动。
伊蕾娜夫妇听闻后懊恼不已。
这就是中子的发展历史,充满了巧合和运气。
此刻,李奇维听完查德威克的分析后,心中笑道:“这一世,发现中子的荣誉不知道会花落谁家喽。”
不过,他暂时也无法解决查德威克的困难。
这就是实验物理的宿命。
他点点头,接着说道:
“实验细节我不懂,只能祝你们好运。”
“接着看第二个成果,放射性。”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存在天然放射性,那有没有可能实现人工放射性呢?”
“之前在卡文迪许50周年庆上,我曾向伊蕾娜吐露过这个想法。”
“不过看情况,她好像到现在都没有做出来。”
“但我觉得这个想法还是很值得尝试的。”
哗!众人顿时一惊!布鲁斯教授果然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他竟然想到人工实现放射性!“天啊!”
“这个反向思维简直绝了!”
“为什么我就想不到呢?”
卢瑟福心头震撼,他立刻断言道:“人工放射性若是能实现,绝对具有重大意义。”
人工就意味着可控。
而放射性可控,对于人类而言,相当于掌握了一种全新的力量。
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就是利用人工放射性。
大家耳熟能详的碳14检测,能检测古生物、岩石等的年龄,就属于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的一种应用。
总之,人工放射性在医疗、化学、电子等无数领域都有着显着的作用。
哈恩瞪大了双眼,满脸兴奋。
“这就是布鲁斯教授的预言演讲吗?”
“果然让人茅塞顿开,欲罢不能。”
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布鲁斯教授提出的这个猜想,毫无疑问是诺奖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