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太空望远镜!银河自旋问题!万有引力定律错了?震惊全场!(第2页)
海耳、余青松、哈勃等人皆是满脸震撼。
太空望远镜的设想着实超越了他们的想象。
他们忽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能够使用那样的望远镜看一眼宇宙,死而无憾矣。”
李奇维同样热血沸腾。
这一世,他既然要解决宇宙起源的终极命题,自然少不了太空望远镜的帮助。
环婆罗洲粒子对撞机模拟宇宙起源,大型太空望远镜从真实宇宙找到证据。
一个物理学,一个天文学,二者相辅相成。
万有理论和宇宙起源之谜,完美融合。
这时,正在讨论和吃饭的众人,觉察到大佬们这边的情况时,都很疑惑。
“高兴什么呢?”
当爱丁顿笑着告诉大家50米直径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的设想后。
餐厅内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
“啥也别说了,准备移民婆罗洲吧。”——2月20日,下午。
第二届天联会全体会议继续进行。
有了午饭的插曲后,在场所有人情绪高涨,内心火热。
天文学的美好未来正在向众人招手。
但也在敦促大家要更加努力科研。
毕竟别人都用太空望远镜观察黑洞、中子星,你搁那观察和研究月球执行轨道,给你用也不好意思用啊。
于是乎,大家听讲的更仔细了,希望能找到灵感。
主持人爱丁顿说道:
“相信诸位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本届会议的演讲者中,年轻学者的比例明显变高了。”
“这也是执委会有意为之的结果。”
“年轻学者们有更旺盛的精力更充足的时间,他们是天文学的希望和中流砥柱。”
“余青松博士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像我,年纪大了之后,在望远镜前坐上半个小时就腰酸腿疼,还谈什么研究。”
众人发出会心的笑声。
爱丁顿还挺幽默的。
“p; 啪!人群之中的奥尔特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
他本科学习物理,后来受到荷兰天文大佬卡普坦的影响,留学美国学习天文学。 物理学底子让他学习天文学时基础非常扎实。今年25岁的他刚刚博士毕业,目前是荷兰莱顿天文台的研究助理。
下方的赫茨普龙台长非常好看他,正向周围几个好友吹嘘。
“这小子非常细心,特别适合天文学,将来必成大器。”
真实历史上,奥尔特先后担任过国际天联会的秘书长、主席职务。
在他的领导下,荷兰天文学突飞猛进,在1956年甚至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直径25米。
他曾提出解释太阳系彗星起源的彗星云假说,后来也被称为“奥尔特云”。
并且他还跟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天文猜想有关。
此刻,奥尔特还只是个年轻人,第一次在这样的大会上报告,他有点紧张。
“各位好。”
“我今天的报告题目是银河系自转研究。”
“宇宙中小到单个天体,大到星系,都存在两种运动。”
“一个是围绕引力源做向心圆周运动,另一个则是围绕自身轴心做自旋运动。”
奥尔特越讲心越慌乱。
因为他发现台下观众反响平平。
很多人貌似并不感兴趣。
他也稍微知道点原因。
现在的天文学领域,再搞纯运动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很难出新意了。
无非就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算算速度是多少,周期是多少,等等。
这些都是一两百年前天文学家玩剩下的东西,现在已经落伍了。
大爆炸、恒星演化、黑洞、中子星,这些才是最新的热点。
可是奥尔特觉得自己的研究真的很有意思啊。
然而,当他看到前排那些大佬时,心中又充满了信心。
因为他们听的很认真。
尤其是布鲁斯教授,竟然还对他神秘一笑。
奥尔特满血复活,他不再说废话,直接切入主题:
“为了计算银河系的自旋速度,我需要知道银河系的质量。”
“为此,我采用了估演算法。”
“以太阳系为例。”
“虽然太阳系中除了太阳,还有各大行星、卫星、小型天体等物质。”
“但仅仅太阳的质量就占据了太阳系整体质量的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