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婆罗洲发展攻略!三条核心路线!庞

 第632章 婆罗洲发展攻略!三条核心路线!庞大布局!黄埔中学演讲!

 办公室内。

 李奇维处理完长冈半太郎的事情后,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他站起来,背过身,看向墙上那幅巨大的地图。

 这是他利用山河实业公司的便利,在全面考察婆罗洲的基础上,专门定制的地图。

 婆罗洲,又名加里曼丹岛,位于地图中央,上面清楚地显示着各种数据。

 在后世,婆罗洲被三个国家瓜分。

 分别是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其中印度尼西亚占据的面积最多,婆罗洲超过2/3的面积都归其所有。

 并将所属地盘划分出4个省级行政区域:东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西加里曼丹省。

 马来西亚占据的地盘稍次,划分出2个省级行政区域:沙捞越州、沙巴州。

 最后则是文莱这个小国,被夹在马来西亚两个州之间,极其憋屈。

 毕竟文莱最辉煌的时候,可是拥有整个婆罗洲的。

 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沙巴和文莱合称为“北婆三邦”,简称“沙文沙”。

 如果把北婆三邦看成“北加里曼丹省”,那么整个婆罗洲按照东南西北中,正好被分出5个区域。

 但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整个婆罗洲都是英荷两国的殖民地。

 其中后世印度尼西亚的四个省份,是荷兰的殖民地。

 马来西亚和文莱则是英国的殖民地。

 并且还可以细分。

 文莱名义上还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是其外交、军事等主要权力,全部被英国拿走。

 沙捞越州由英国人创建的布鲁克王朝统治,目前的第二任统治者是维纳。

 沙巴州则是由英属北婆罗洲临时协会有限公司统治。

 这个公司也是某个英国人建立的,旨在以婆罗洲为基地,打击那些敢于反抗英国统治的本土势力。

 婆罗洲地广人稀,中心区域是广袤的原始森林,人迹罕至,主要是土著的势力范围。

 以现有的技术条件,难以深度开发。

 因此,殖民者还有南洋的华人等,一般都在沿海范围处聚集,并建立城市。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城市:

 沙捞越:古晋;

 文莱:斯里巴加湾;

 沙巴:亚庇;

 西加里曼丹省:坤甸;

 中加里曼丹省:帕朗卡拉亚;

 南加里曼丹省:马辰;

 东加里曼丹省:三马林达。

 这些都是后来非常有名的东南亚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吴有训负责的阿尔法实验室,最终的选址就在坤甸。

 这也是李奇维和荷兰政府相互谈判和妥协的结果。

 人家说的也很有道理:

 “总不能啥好东西都放在英国势力范围内吧”

 阿尔法实验室虽然现在只是一个实验室,但是它的潜力无穷,早晚能孵化出很多的科技公司。

 以科学之城现有的体量,将来还不一定能容纳下。

 所以,搬去坤甸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相信那里很快就会形成一片高科技产业集群。

 当然,最重要的是,反正婆罗洲最终肯定要被李奇维霸占,搬去哪里都一样。

 李奇维拿着一根指挥棒,在地图上圈圈点点。

 他的发展计划已经差不多成型。

 目前一共有三条主线:

 第一,以原子研究院为核心。

 研究核物理,为接下来的铀核裂变和盘古计划做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李奇维有可能会亲自教导和培养一些学生。

 这也是他能给长冈半太郎两个名额的原因。

 当然,他不可能直接教授核武器的制造方面的知识。

 而是像他在欧洲那样,循序渐进地推动核物理的发展,并以此培养更多相关的人才。

 原子研究院目前还位于古晋,李奇维暂时也不想挪动。

 等到将来时机成熟,他或许会在婆罗洲其它地方,成立更秘密的研究所。

 第二,以科学之城为核心。

 作为李奇维计划中的一环,科学之城的作用有很多。

 比如,聚集全世界各国的科学精英们,为其所用;

 作为婆罗洲对外展示的窗口;

 吸纳华夏本土的大量科研人员,不仅为婆罗洲输送基层人才,也能反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