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核心班底齐聚!封侯拜相!物理王化(第3页)

 此外,重要的单位还有更先进的无线电报。

 至于无线电话,阿尔法实验室正在攻克这项技术。

 一场惊天动地的布局正在婆罗洲这一隅之地悄然展开。

 ——

 1925年8月7日,上午。

 黄埔中学。

 学校已经开学一个星期了。

 在这个时代,李奇维可没有给学生放两个月暑假的想法。

 寒假20天,暑假1个月。

 后世的人或许会觉得李奇维太残酷了,哪有这么压榨学生的。

 但是这个时代的家长们,反而经常抱怨道:

 “老师,假期时间怎么那么长啊,这不是耽误孩子学习吗”

 能读书已经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了。

 所有人都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学习知识。

 李奇维也不在乎是不是填鸭教育。

 华夏需要的不仅是理论大家,还需要无数的合格工程师。

 学不好原子结构不要紧,能算出零件的精确公差是多少就行。

 此外,李奇维还投入巨资,为婆罗洲的每一所学校都安装了空调。

 毕竟这里的夏天实在难以忍受。

 体验了空调的好处后,原本很多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孩子,也只能含泪地说出:

 “妈妈,我想上学!”

 李奇维在婆罗洲实行的是和后世一样的6334学制。

 即: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

 黄埔中学就是一所包含初中和高中的完全中学。

 另外最重要的是,李奇维在婆罗洲还率先实行了领先全世界的高考制度!

 所有学生都为高考而疯狂。

 因为它太公平太公平了。

 比以前的科学考试还要公平。

 只要你够牛逼,成绩好,没有人能剥夺你上学的权利。

 要知道,此时的欧美各国的大学,也最多到推荐信加入学考试的阶段。

 每个大学的考试题目都不相同,大大增加了选拔人才的难度投入。

 真正的现代化高考制度,还要在二十多年后才出现。

 但是其它国家也只能羡慕,婆罗洲能实行高考,是因为目前它的教育体量较小,方便管理和控制。

 今天的黄埔中学格外的热闹。

 除了本校的师生,还来了很多大学的教授,甚至外国学者。

 一切都是因为众师生最敬爱的李校长就要来了。

 学校里团锦簇,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孩子们翘首以盼,大家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因为很多人将是第一次看见李校长。

 “听我妈说,李校长有三个脑袋,所以才比普通人聪明。”

 李奇维曾三令五申,所有学校不允许列队欢迎。

 因为在学校里,主角永远只能是学生。

 大门处,黄埔中学校长徐寒冬神色兴奋。

 他因为工作非常出色,从山河小学校长被提拔为黄埔中学校长。

 作为大名鼎鼎的黄埔一期毕业生,徐寒冬的成就在同学中并不算出彩。

 他的智商远远无法和颜任光等人相比,没有继续从事科研事业。

 但是他对自己很满意。

 这么多年下来,他培养了太多的学生。

 不少学生都已经做出了极大的成就和事业。

 每每想到这里,徐寒冬就觉得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

 “我比不上老颜他们,但是我的学生一定能比得上!”

 旁边的王路遥说道:

 “小徐校长,你在笑什么呢”

 徐寒冬连忙回过神来,笑道:

 “马上就要看到校长了,我很激动。”

 “师母,这次真要感谢您。”

 王路遥笑道:

 “都是应该的。”

 “你们的校长天天只知道关注钱五师那些人,对你们这些中小学校长一点也不上心。”

 “你不说我也要让他来看看。”

 徐寒冬一味傻笑,不敢接话。

 二人正谈话间,李奇维在霍秀亭的陪同下终于出现了。

 他先是朝着媳妇笑笑,然后看向徐寒冬。

 “哦,小徐,我知道你。”

 “没想到你现在都成了黄埔中学的校长了。”

 “真是厉害啊!”

 “你们这第一届老黄埔,个个都是人才!”

 “我要感谢你们所做的贡献!”

 “辛苦了!”

 徐寒冬顿时眼睛湿润,肝脑涂地。

 “校长,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