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核物理突破!人工核裂变!震惊学界(第3页)

 说不定还能沾染一丝布鲁斯教授的残留气息。

 而对于那些从事核物理的大佬们而言,考克饶夫的这个成果极其重要。

 它不仅验证了布鲁斯教授关于核反应的系列猜想,也代表物理学家终于可以把研究触角真正深入到原子核。

 甚至有大佬豪言:

 “人工核裂变有了,下一个目标就是人工核聚变!”

 人工核聚变的条件比人工核裂变更加苛刻。

 但至少现在已经看见了曙光。

 此外,考克饶夫还在论文的讨论部分,尝试从理论层面解释核裂变的某些机理。

 他在论文中写道:

 “核裂变和核聚变就好像是互相可逆的过程。”

 “核聚变是一个一个质子层层聚合迭加,核裂变也应该是一个一个质子层层剥离脱落。”

 “结合此前核物理领域的所有实验,可以发现一个现象。”

 “在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改变都不大。”

 “即,核反应新生成的原子核,应该在反应前原子核的附近位置。”

 “比如,第15号元素【磷】,若发生核裂变,大概率生成14号元素【硅】或者13号元素【铝】等。”

 “而不会裂变为原子序数相差过大的元素,比如7号元素【氮】等。”

 “同理,若磷发生核聚变,则大概率生成16号元素【硫】或者17号元素【氯】等。”

 “而不可能直接聚合成33号元素【砷】等。”

 很多大佬在看完这段分析后,都非常赞同。

 这很符合原子核的组成结构特征。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力非常紧密,所以不太容易发生大的裂变或者聚变。

 虽然目前中子还没有被发现,连接力的本质也没搞清楚,但不妨碍物理学家进行合理的假设和推理。

 因此,不少人公开表示,考克饶夫的理论很有道理。

 然而,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要不了多久,这个理论就会被推翻。

 而推翻它的,将是改变世界的新理论和新发现!

 此时此刻,考克饶夫和沃尔顿这两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一炮而红,堪称一步登天。

 有人研究考克饶夫经历后发现:对方的成功竟然也和布鲁斯教授有关系!

 于是,无数人哀叹:

 “布鲁斯教授,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

 “欧洲不能没有你!”

 仅仅三天之后,李奇维公开发文。

 他称赞考克饶夫的成果为“核物理领域巨大的突破!”

 众人再次沸腾!

 布鲁斯教授虽然远在亚洲,但是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欧洲。

 法国,镭学研究所。

 今年28岁的伊蕾娜,已经开始逐渐接过母亲居里夫人身上的担子,负责研究所的运转。

 她和约里奥很快就要修成正果,举行婚礼。

 然而,即将到来的婚礼没有让她感觉到紧张,反而是考克饶夫的论文让她辗转反侧。

 约里奥自然知道伊蕾娜郁闷的原因。

 他笑着安慰道:

 “不用羡慕别人,我们做好自己的实验就行。”

 “考克饶夫也是在失败了无数次之后才成功的。”

 “说不定要不了多久,我们也会得到收获。”

 伊蕾娜叹了口气。

 她曾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女”!

 出生科学世家,母亲是获得过2次诺奖的居里夫人。

 博士导师更是当世科学领袖的布鲁斯教授。

 她自己也很争气,代表法国参加首届物理奥赛,取得好成绩。

 可以说,她的起点,就是很多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终点。

 然而,现在的伊蕾娜,恐怕都要快被人忘记了。

 当她真正开始独立研究后才发现,科学研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任何外物都只是辅助,只有自己才是成功的核心。

 不管是居里夫人还是布鲁斯教授,都不可能代替她做实验。

 伊蕾娜坚强地笑着说道:

 “嘿嘿,我没事。”

 “考克饶夫因为坚信布鲁斯教授的预言,从而实现了人工核裂变。”

 “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人工放射性的存在呢”

 “继续实验!”

 伊蕾娜爽朗的笑声,仿佛天籁一般回荡在约里奥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