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论文发表!学界震动!研究所建成!(第2页)

 虽然该研究所刚刚成立,但是它注定了会成为整个婆罗洲的第一研究所。

 因为李奇维亲自担任所长。

 由于时间的关系,研究所内的各种设施还没有全部完善,但不影响使用。

 山河集团在婆罗洲经营了20年,建造研究所早都有了充足的经验,因此进度才会如此之快。

 不仅是物理研究所,化学所、生物所、地质所等各理工科机构也同时建成。

 李奇维参观之后,很是满意。

 “不错,至少前期可以开始招收学生和研究人员了。”

 在李奇维的教育体系设置里,很多研究所和实验室都有和大学同样的研究生培养资格。

 比如原子研究所和黄埔理工大学都可以招收研究生。

 反正婆罗洲他说了算,而且从这些地方获得的学历,放眼全世界所有国家也是被承认的。

 这就是李奇维在科学界的牌面。

 钱五师问道:

 “老师,你这次还是像在英国量子研究所那样,亲自带学生吗”

 李奇维摆摆手。

 “估计不行了,我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了。”

 “不过,我会适当给予指点。”

 “成立物理研究所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培养我们自己人。”

 “我如果只带几个学生的话,就没办法覆盖更多的人群了。”

 钱五师心中了然。

 以老师现在的身份,确实不能再随便招收硕士博士了。

 招了又不认真培养,放养学生,那不符合老师的风格。

 此外,成立了婆罗洲科学院后,钱五师很容易就理解了物理研究所的定位。

 “未来物理研究所会成为婆罗洲物理学界对外的一张名片。”

 “它不仅是个研究所,也是物理学的最高机构。”

 李奇维接着说道:

 “学生们就挂在湖州、怀宁的名下吧。”

 “他们俩也要多加点担子。”

 这种模式在后世很常见。

 一个院士大老板,手底下几个长江学者中老板,中老板手下是更多的教授副教授小老板。

 大老板不带学生,根据研究的大方向,为整个团队去获取资源,比如投资、拨款、政策支持等等。

 中老板则去洽谈合作的具体内容等,领导团队。

 而小老板们才是研发的主力军,他们和所带的博士、硕士一起,完成细分的课题。

 当然,博士硕士们肯定是最苦逼的。

 钱五师听后点点头。

 “好的,老师,我明白了。” 当初他们四兄弟,现在也逐渐开枝散叶了。

 不谈他们在婆罗科学院中的管理职务。

 他自己目前负责力学实验室,带了不少研究生。

 于隐负责原子研究所,目前也在扩充人手。

 钱湖州和邓怀宁之前一直在原子研究所内工作。

 现在一切走上正轨,也可以慢慢独立出来。

 以后可能会接任老师成为物理所所长。

 最后,李奇维豪情万丈,大手一挥:

 “接下来,发出邀请通告!”

 三天之后。

 一则消息瞬间引爆了全世界的科研圈子。

 “布鲁斯教授大手笔!”

 “同时建立几十个研究所和实验室,邀请天下英豪!”

 “婆罗洲科学事业再创新高!”

 无数人眼神火热,羡慕万分。

 可惜对于欧美各国的研究者而言,婆罗洲实在太过遥远了。

 大部分人暂时还是舍不得离开家乡。

 再加上去了以后,并不是直接拜布鲁斯教授为导师,因此吸引力降低很多。

 李奇维也不在意,他主要的目的还是吸引华夏国内的科研工作者。

 但是对于亚洲科学界而言,这个消息不亚于一场超级大地震。

 这些新成立的研究所全部位于科学之城内,极大增强了这些城市的底蕴。

 因此有人感慨道:

 “没有布鲁斯教授的科学之城,只是一座普通的城市。”

 “有了布鲁斯教授的科学之城,才是真正具有科学灵魂的城市。”

 一时间,亚洲科学界动荡不已。

 而华夏国内更是直接沸腾了!

 无数有志于科学的年轻人,纷纷踏上了南下之路!

 繁忙的南海海域之上。

 一艘普通的轮船正平静地航行着。

 甲板上,一群人正在兴高采烈地讨论着最近的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