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低调的普朗克高徒!全新射线!铍射(第3页)

 此刻,当博特带着贝克尔测完这种新射线的穿透性后,他沉吟着说道:

 “这个新射线比正常的γ射线穿透力还要强一点。”

 “甚至可以穿透几厘米厚的铜板。”

 “看来它不应该是粒子,而是一种更高能的电磁波。”

 “我倾向于认为它是一种高能γ射线。”

 贝克尔听完后,觉得老师的分析很有道理。

 粒子不可能有那么强的穿透力,而且还不带电,也只能是电磁波了。

 虽然不是人工放射性那种震惊学界的突破成功。

 但也算不错了。

 博特也没有继续深入研究的打算。

 他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原子物理的,所在的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也没有卡文迪许、镭学研究所中那些先进的仪器。

 因此,他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测量。

 “贝克尔,你再重复几次实验,整理好结果后,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这种新的γ射线是一种创新性的发现,应该能发表在较好的期刊上。”

 “可以投个《自然》试试。”

 贝克尔很激动。

 虽然博特老师看不上这个成果,但是对他而言,绝对够了。

 要是能在学生时代,就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哪怕是子刊,对自己以后的发展都有莫大的好处。

 瞬间成为别人眼中的青年才俊。

 最后,贝克尔问道:

 “老师,要不给这种新射线取个名字吧,方便称呼。”

 博特本来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这个发现放在现今的物理学界,好像还配不上专有的名字。

 但是看见对方那期待的眼神,他还是罕见地笑着说道:

 “就叫它铍射线吧。”

 贝克尔满心欢喜。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系统地重复了该实验,并且还多试验了另外几种元素。

 但是只有铍元素能产生这种特殊的射线。

 为了防止万一哪天被别人又发现,他连忙日夜加班写完了论文。

 然后直接投稿到《自然》期刊。

 而博特在做了好几次的轰击实验后,逐渐对这个方向失去了兴趣。

 核物理好是好,但就是太依赖运气了,和智商几乎没有关系。

 这让他觉得都不像科学了,完全就是瞎碰。

 他还是享受那种需要逻辑和数学的科学探索过程。

 于是很快,他又开始研究新的领域了,准备和盖革继续合作。

 铍射线的事情也被他忘在脑后,完全交给了贝克尔处理。

 1925年11月20日。

 最新一期的《自然》期刊出炉。

 封面文章是来自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论文。

 卢瑟福团队在伊蕾娜的基础上,成功又发现了第二种元素的人工放射性,轰动一时。

 这有力地证明了人工放射性的存在,并为其他人提供了信心。

 同时,这也体现出卡文迪许实验室强悍的实力。

 大家都找不到,只有那里才能办到。

 卢瑟福微微一笑:

 “我这一轰,有20年的功力,你挡得住吗”

 很多人感慨:

 “核物理的时代,恐怕要以卢瑟福教授为尊了。”

 “布鲁斯教授在核物理实验领域还是弱了一筹。”

 “真是可怕啊!卡文迪许双骄,一个统治了理论,另一个统治了实验。”

 这一期的《自然》论文,众人毫无疑问都把重点聚焦在研究人工放射性上。

 很少有人注意到,《放射学》子刊上发表了一篇来自德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论文。

 研究人员通过轰击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γ射线,穿透力比正常的γ射线还要强。

 虽然从创新角度看,这篇论文绝对配得上《自然》的名头。

 但是和封面的人工放射性论文比起来,多少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即便有人注意到了,也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成果。

 现在的物理学日新月异,各分支领域每天都有无数的新发现。

 只要达不到像人工核裂变、人工放射性那样破圈的程度,只会被该专业方向的人关注。

 然而,后来令所有人震惊的是,那位至高存在竟然投下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