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论文发表!学界震撼!惊天魄力!功
会议结束之后,马誉橙很快便将结果整理成论文。
关于作者一栏,本来他是想带上李奇维、李呦呦,还有研究所的其他人。
毕竟他的灵感来自于前者,而不少实验由同事帮忙完成。
但是李奇维大手一挥,说道:
“青霉素的核心工作是你做的。”
“你就是唯一作者。”
他的一句话就奠定了青霉素的发明归属,无人质疑。
而且也确实没什么好质疑的。
如果打打杂就能蹭个诺奖,那也太儿戏了。
根据诺奖规则,必须是没有争议且非团队的成果才能获得诺奖。
一旦青霉素和生物研究所扯上关系,那么就注定它无法获得诺奖。
李奇维虽然不在乎,但是他要为马誉橙考虑,不然以后如何御下。
真实历史上,华夏就有好几个科学成果,因为产权人不清晰的问题,没有获得诺奖。
最著名的就是人工合成胰岛素。
其实,诺奖这个规则设定的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如果没有发明人的限制,那么行政人员的工作算不算功劳
所以,与其纠结不清,还不如来了一刀切。
至少,对于科学家本人而言,每个人的贡献有多大,是非常明确的。
马誉橙对李教授的决定感到由衷的敬佩。
士为知己者死已经写在了他的脸上。
“我就是走断我这双腿,也要找到高产量菌株!”
1928年6月20日。
马誉橙发现青霉素的论文在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
论文一出,学界震撼!
具有如此超强灭菌能力的抗生素简直闻所未闻!
然而大部分人都保持怀疑态度,觉得不太可能。
“天啊!”
“青霉素不是很早就发现了吗没听说有抗菌性啊”
“该不会是哗众取宠的吧。”
尤其论文作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华夏人。
“华夏因为布鲁斯教授的存在,物理确实很强。”
“但是生物学能有这么大的突破”
一时间,无数人都在打听这个马誉橙到底是何方神圣。
当然,学界最顶级的那些大佬们,很快就知道了他和李奇维的关系。
很快,就有细菌学领域的大佬,重复出了实验,并不可思议地表示道:
“难以置信!”
“马誉橙的成果充满了无数的巧合,哪怕错了一点点,青霉菌都无法分泌出青霉素。”
“真是太幸运了!”
当这位大佬把实验的细节分析出来后,顿时再次引起轰动。
本来大家以为这只是很简单的实验,没想到却暗藏玄机。
紧接着,和李奇维有关的青霉素的故事不经意传开,引起一阵哗然!
“天啊!”
“竟然是布鲁斯教授不小心把青霉菌泄露到了金葡菌培养基中。”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有人能想到非用青霉菌做实验呢”
“原来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这个马誉橙真是太幸运了,我太羡慕他了。”
“呜呜,可惜布鲁斯教授回到了亚洲,把所有幸运全都带走了。”
有了李奇维的背书,青霉素的结果再无任何质疑。
作为青霉素背后的男人,李奇维这个名字就是定海神针。
马誉橙也凭借这篇论文,成为顶级生物学家,名动天下。
华夏科学社大力宣传马誉橙的事迹。
因为他的成功和以往所有人都不同。
他是在和物理完全不同的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甚至如果他能在未来获得诺奖,那就是华夏第一个生理学或医学诺奖,意义非同凡响。
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称之为“李教授第二了”。
因此,马誉橙的成功对于学者们的激励,比赵忠尧还要大。
国内的很多生物学者知道李教授的计划后,立刻启程,前往国内各地。
华夏地大物博,什么样的环境都有,自然就会诞生各种各样的青霉菌。
只要有人能找到,那绝对就是大功一件,甚至能借此进入李教授的视野。
那就是真正飞黄腾达了。
如今的婆罗洲古晋,已经成为华夏学者心中的圣地。
那些优秀的学生选择深造地点,第一选择肯定是婆罗洲,接着才是欧美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