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揭秘曼哈顿计划!铀分离工厂!核反(第2页)
而费米领导的核反应堆又在中部的芝加哥。
三地交流起来很不方便,但是格罗夫斯依然同意了。
而这一切,只因为奥本海默的一句话:
“我们更喜欢在学校的氛围。”
费米在芝加哥大学率领包括西拉德在内的几十名顶级科学家,开始了可控核反应堆的建造。
而康普顿则负责项目的监管,对外宣称这个项目就是普通的科研项目。
当时,康普顿在得知费米想直接在芝加哥大学内部建造核反应堆时,尿都吓出来了。
“费老弟,万一控制不住,整个芝加哥都会灰飞烟灭。”
然而,费米只是霸气地说道:
“我不会让它发生的。”
核反应堆的建造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要进行可控的核链式反应,那就必须能控制中子的速度。
还记得费米之前发现:水中的氢可以减慢中子速度吗
费米认为如果用重水,效果可能会更好。
大佬提出要求了,美国政府当即斥资2600万美元,在加拿大境内建造重水生产工厂7。
然而,费米用重水试验后,发现效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于是,他再次提出:用石墨试试。
对此,美国政府毫无怨言,之前的重水工厂就当打水漂了。
石墨这东西就不那么珍贵了,私营大企业敞开供应。
很快,研究终于取得突破!(核反应堆不能描述太多细节哈)
1942年12月2日下午3点25分。
当中子计数器发出一声轻微的震颤声,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诞生了!
这台核反应堆由4万个石墨块包裹着1万9千片铀材料构成,连防护系统都没有,费米等人完全是冒着生命危险。
它最初的输出功率只有0.5瓦特,甚至连一个灯泡都点不起来。
但是它却代表着人类正式开启了原子能时代,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这台反应堆后来被称为“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pile-1)”,简称为“cp-1”。
费米团队的成功,鼓舞了曼哈顿计划的所有科学家。
这时候,格罗夫斯找到奥本海默,真诚地说道: “现在铀材料有了,核反应堆的原理也搞定了,可以开始设计和制造原子弹了。”
“但是这些工作总不能在大学内部进行吧。”
奥本海默想想也对,确实需要建造一个专门的实验室来研究。
1943年3月,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片沙漠中,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正式建成4。
格罗夫斯亲自到场坐镇,带领3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保护实验室的安全。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保密性要求极高。
整个实验室位于山谷之中,与世隔绝,只有一条小路能够进出。
每个工厂和居住区都有代号,往来的任何邮件都要受到严格审查。
实验室内的每一个研究人员的祖上三代都被查了个底朝天。
哪怕是在此工作的普通工人,也要经过严格的筛选。
每个人只能了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一点事情,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工作有什么意义。
有位工人曾回忆道:
“我的工作就是打开阀门。”
“当数字从0移动到100时,就要打开一次;当数字从100又回到0时,再打开另一个阀门。”
“一整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继续如此。”
而且任何人不允许提问或者异议,否则直接被带走隔离审查。
格罗夫斯把这种严格的要求同样带到了橡树岭铀分离工厂。
比如气体扩散分离装置中,有一个关键器件叫滤镜。
当时有一大批女工专门负责加工滤镜的原材料。
奇怪的是,这些女工每个人一旦来了例假,就必须立即上报,绝对不能隐瞒。
例假期间的女工会被安排到另外的小组去工作,等结束后再回来。
女工们虽然很好奇,但没有谁敢问为什么,只能老老实实照做。
原来,女性在例假期间,排汗量会增多,所以手中的汗珠容易污染滤镜原材料,导致纯度不够。
这就是曼哈顿计划的保密性和严格性。
真实历史上,一共只有12个人了解曼哈顿计划的全貌。
甚至于连后来新上任的杜鲁门总统都不知道这个计划具体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