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是不是不来找我了(第2页)

两人对视一眼,赶紧往船靠近的地方走去。

路上碰到了滚着木桶而来的村长儿媳妇,郑则快步走到她身边接手木桶,周舟拿过小孩儿手里的板凳,村长儿媳妇笑着说:“多谢多谢,家里今年的摊位这里走......”

郑则把木桶滚到指定位置,周舟问:“这个摊位是固定的吗?”

邻座有人热心回答:“抽签抽的!位置靠前靠后每年都不一样!”那妇人招呼村长媳妇儿坐下说话,这会儿渔船还没来,清闲得很。

“你俩赶紧去问问,等会儿鱼来了就没空问了!”

货船终于靠岸,最先停泊的船只看着不是很大,平头方船,船身保持原木色,桅杆短小。

锦州也有码头,比此处大得多了,来往船只周舟从小到大也看了不少,对比看来,他判断这只靠岸的船可能只跑内河短线,运的鱼很快在途中沿岸卖掉了。

紧随其后的船才能称之为“大船”,船身长约八九丈,船体修长漆以朱色,船头尖船尾略收,船上货仓分隔,桅杆高挂帆布,船头插着茶旗。

这才是能在河面长久飘着的船,周舟想。

船只靠岸停泊,船上的人陆陆续续走下码头歇息,鱼船船夫聚在一起,茶船有部分人往茶摊走去。

郑则观察一番让周舟留在原地,他往人群中看着像是话事人的方向走去攀谈。

周舟瞧见郑则往对方手里塞了铜板,两人站着说了一会儿话,不久后郑则指着河面下游方向的石壁凹陷处,那船夫一同看去,周舟看见他摇了摇头。

船夫:“......没有印象,一年前,若是救了人我一定记得,我们每年沿着河往返心里也祈求平安,救人这等积德行善之事一定会做,可在白石滩......”他皱着眉头回头,最后摇摇头:“还真没印象。”

船夫还朝着其他人重复了一遍郑则的问题,其他人也说没有,他说:“我们的船只不大,若是救了人大家都会知晓。”

郑则扶着胯摸摸额头,担忧地回头看了周舟一眼,他感谢地对船夫说:“多谢了。”

周舟迎上去问:“怎么样,怎么样?”

郑则张张嘴,最后摇头。

周舟听了没预想中失落,他反而安慰道:“没事,没事,这才第一艘船。”

两人又往停留在茶船前的船夫们走去,这个汉子是个严谨的,板着脸没有收钱,听到是寻亲却也愿意让两人询问,听完毫不犹豫地摇头,“我成日巡逻,船上的事十分清楚,去年来白石滩并没有救过人。”

这艘也没有......

日头越升越高,郑则给周舟带上了草帽。

河岸边的铜锣声开始密集,码头上工的的村民不停奔跑引道停泊,大多是鱼船,偶有几艘茶船。

村长儿媳妇跑来找两人说:“我等会儿带吃食来给你们,就在这儿简单吃吧!”

她解释道:“今日来的货船最多,鱼要一日一日打捞,接下来几日陆陆续续还有鱼船来,但茶叶早就在几天前采完炒完,一条船能吃下不少茶叶,下一批茶只能等谷雨后。从明天开始茶船就少了,你们今日一定要多问!”

郑则记住她的叮嘱,问完几趟下来,两人也摸出些规律:鱼船船夫大多爽朗热心有问必答,话多夸大,钱也是一定会收的;茶船船夫谨慎,知道不是同行套近乎后倒也愿意说两句,话少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