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小孩的自尊心
“你夫郎呢,怎就你一个人?”
冯夫郎听到也看过来,他偶尔出摊能见到那个爱笑的圆脸小夫郎,夫夫俩经常在一块,最近这段时间却没见到人。
郑则低头切分肉块,回道:“他在家陪爹娘,过段时间才能来。”
周舟是好久没来了,郑则忘记两人最后一次出摊挣钱是什么时候,只记得天还冷时他穿的那身秋香色棉衣,乖乖坐在一旁凳子上,裹得圆鼓鼓地像只小鸡崽。
就算不收钱不招呼客人,他光坐在这里让人看着都开心。
冯老板许久没听到别人对自己说“冯老板发财”,还怪想念郑则夫郎的吉祥话。郑则摆好案板上的肉块,问冯老板这两天市监是否有来收租。
“来了,郑老爹出摊付过了,张市监连着收了咱们两个摊位的钱。”
郑则点点头,随即想起阿爹的叮嘱,他想着冯老板年纪不小又已经成家,便向他打听镇上靠谱的修房子匠人。
“最好做头师傅是会简单造景懂点园艺的,我丈人建新房的地方有一处水坑,往后想建荷塘弄个院子。”
响水村建新房一般是请本村的熟手老人指导邻里协作完成,除了门窗要请木匠来看,其他活都是自己做,村民们自个儿就是瓦匠石匠,砌房子的样式也大差不差。
郑则还真问对了人,冯老板是平良镇人士,靠祖辈蒙阴住有镇上的房子,他夫郎娘家在城郊,虽偏僻但宅地便宜,“我家是没请过匠人师傅......不过我夫郎娘家小舅子建新房请过,他家确实有个小园子。”
说着他转头和夫郎求证说了几句,回头说:“正巧这两日我和夫郎回丈人家吃饭,到时给你问问那师傅住哪儿。”
郑则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眉目,赶紧先谢过。冯老板表示可能问到师傅也不定有空,让郑则做好其他准备,多去集市或城隍庙附近转转,会有工匠师傅在那儿找活干。郑则:“晓得了,辛苦你们帮忙打听。”
不年不节,今日猪肉卖得比较慢,正午一到,他简单用布巾盖住猪肉托冯老板帮忙看一眼摊子,便快步走去酒楼后门处等孟久。
今早郑老爹提醒小九休沐,让郑则记得接人回家。
他这段时间往返白石滩和响水村,小孩自己坐车回家,郑则有些日子没见到人了。
轮班休息的半大学徒小子们陆陆续续走出后门,郑则抱胸站着,一眼不错地盯紧每一个出来孩子,并没有孟久身影。
难道这小子先他一步跑去坐牛车回家了?肉摊不能离人太久,刚想向前打听一番,郑则就瞧见丁杰揽着小孩出现在后门。
孟久是哭着的。
“小九!”郑则喊道。孟久抬头看清来人瞬间张大嘴巴哭得更凶了,他大步跑到大哥身边委屈哭道:“师傅,师傅不让我去楼上雅间招待了!呜——“
“铜壶倒了,水很烫!我忍不住,我,就丢手了......呜,明明是吃酒客人嫌鱼腥推了我一把,我不是故意的,还要算在我头上!”
“大哥对不起,要好多钱,碟子要扣好多钱......”
郑则皱眉低头听他哭诉,这才发现他露在袖子外的手背红肿一片,两只眼睛也哭得通红,估计在后院已经哭过一轮了。
丁杰站在一旁有些尴尬,学徒犯错被骂是常有的,笨拙些的三天两头就得哭一次,犯大错严重时还被堂头用竹藤打,他说:“今日那客人是贼烦了些,对鱼不满,小九还摔了碟,客人找事闹了一通师傅才骂小九......”
孟久也是因福招祸,他原是和其他学徒一样老老实实在一楼和后院跑腿干粗活,堂头见他为人机灵口条清晰顺溜,加上不怕骂敢去后厨催菜,这才破格让学徒半年的他上楼跑堂,先前几次都做得很好没想今日却出了差池。
丁杰:“嗐,别哭了,”他尽量语气轻松地安慰小孩,“我也赔过钱,摔的还是官窑青瓷碟,我阿娘去借钱才还上的,我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他让郑则带小孩去医馆买烫伤的药膏敷手,不然明日干活还得遭罪,丁杰:“酒楼不让多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