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池二观(第2页)
郑则抱胸低头看他:“不填,要挖更大的坑。”
虎子:“啊?那养大鱼吗?”
跟在后面跑来的周向阳和小山也热闹:“养大虾吗?” “养蛤蟆吗?”
周向阳一说完,虎子和小山转头“一脸你在说什么啊”的表情看他,后者抠手无辜道:“看我干嘛,蛤蟆也长在水塘啊,呱呱呱。”
他刚喊完,虎子和小山立马跟着“呱呱呱”跟喊,然后一起莫名其妙仰头大笑。
郑则笑道:“都不养,要种荷花。”
三个小孩哇地惊喜问道:“那到时我们可以来看吗?”
得到想要的回答后,三人心满意足返回荒地踢藤球。
段师傅绕着地基前后转悠,这片地方真大啊,许久后他喊来郑则:“我且问你,这荷花池你是想让村民看见,还是要院墙高筑围在自家院里。”
雇主提出诉求想把房子建好但又不想太招眼,可见是想维护邻里关系,可这荷花池挖出来后就藏不住了。
若是想让村民看见荷塘,可用篱笆墙围院子,夏日荷叶摇摆、荷花亭亭玉立,村民扛锄经过,只需稍稍靠近便可驻足观赏。
此外需将真正的大门盖在中庭,通过此门维护家宅安全。
段师傅:“如此可增进邻里感情,弊端是:需得留意擅自越过篱笆墙采荷的顽皮孩童,风水上,水景外露也不符建房传统。”
若是筑高墙以绝窥探视线,荷花池在内部,前庭大门一关,一家人安静独享美景,可在中庭建风雨连廊以便雨天观景。
段师傅:“如此却显不近人情,想避开猜忌却更惹人猜疑,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日子久了影响邻里关系。”
郑则认真听进心里,对此还没想好如何选择。他看着淡然自在转悠的段师傅,心想,回头房子建成一定得好好谢过冯老板。
郑老爹头痛地摸了把大脑门,真不容易啊,他拍拍儿子肩膀小声说:“阿爹老了脑子转不动,你好好想想,阿爹都支持。”说完偷懒地坐在一旁石头上敲膝盖歇脚。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郑则默念这句话。
段师傅晃过来一同站在水坑前,背着手说:“我看你们村的人不少啊,孩子也多,不如开放让大伙热热闹闹地看,堵不如疏,越是捂着越是容易惹口舌之争。”
“风水上,水景外露如何破解?”
自从和周舟去求神拜佛找到爹娘,郑则就格外在意这方面。
段师傅笑了一下,没想到他问这方面,“景观已为人情往来搭桥,平日送点荷花莲子给围观搭话的村人,村民享受了好处而心怀善意,你们在村里住得舒心和睦,何尝不是流水聚财、人气象运的风水意象。”
“若还不放心,就把荷塘挖成葫芦形开口朝向大门正堂,方可破解。”
郑则思考过后两种都不选,他看了水坑的大小后问道:“前庭这头的水坑『挖大不挖深』,向中庭延展挖成漏斗形状,流水通过围墙底下的洞门进入主院荷花池,内院荷塘『挖深不挖大』,可行吗?”
“一池两观,私密的内院也可以赏景。”
前庭荷塘不深,有孩童顽皮擅自翻越篱笆墙采荷也不怕跌落水里。
一池两观,段师傅听了不由多看了郑则两眼,这小子脑子倒是灵通,他说可以。
最后段师傅和郑家父子商量,在周爹给的图纸基础上,主屋坐北朝南和后院位置不变,前院围以篱笆院墙和竹门;中庭开始筑高墙设大门,原左耳房划掉,引通前庭水源建荷花池做景;右耳房设为两间,厨房在的右耳房东南角,马厩茅厕位于后院东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