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真是各有各的穷法(第3页)

 

一吊又四百个铜板让小学徒数得够呛,周爹笑道:“你儿子赚的钱转眼就花出去了。”钱真是不经花啊。

 

花就花吧,周娘亲想,身子养好了再赚回给他便是了。

 

夫妻俩告别老大夫说明日再来,马车渐渐离镇,走到半道天空突然飘来雨丝。

 

周爹惊讶掀帘望天,还真下了!往常下雨他的腿都提前一段时间泛疼,这会儿竟是没反应。他回头对上妻子担忧的双眼,动动双腿纳闷道:“腰腿扎成筛子,倒像揣了暖炉。”

 

周舟不知爹爹用他辛苦赚的钱来干什么了,他这会儿正想办法销掉半筐咸鸭蛋呢!

 

真愁人,幸好咸鸭蛋放得住,不然他真是亏大发了。

 

咸鸭蛋在乡下村里肯定不能卖出高价,周舟打算按照周爹教的那样,把咸鸭蛋当铜板花出去,能让郑则收点笋干也好啊。

 

牛车千辛万苦终于走入临泉村。

 

周舟见到村子样貌后,突然觉得“临泉”二字或许是他们村落祖先的期望,临泉村背靠大山有大片茂盛的竹林,村子前面并没有河流泉水。

 

村民的房子在山脚平坦的地势聚集。

 

周舟滑下牛车往里走去探看,他想找找大树和石碾子在哪儿,这两处地方是村民喜欢聚集闲聊的地方。

 

他不敢走太远,跑出去看几眼就回到郑则身边,村里竟没有小孩儿在村里玩闹,静悄悄地,“郑则,都没有人,好奇怪啊。”

 

郑则心里也有些纳闷,他喊周舟先坐上牛车,两人赶着牛慢慢靠近聚集的房子,隔了段距离停下。郑则双手拢在嘴边扬声大喊:“收笋干了!收笋干——”

 

“五文钱一斤,收笋干了——”

 

如此喊了五六遍后,夫夫两人面面相觑,怎么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下郑则整不会了。

 

樵歌沟、圪节村、临泉村三个相邻村子被大山和道路不便困在山里,可再穷困,前头两个村子仍有村民正常活动,到了临泉村这儿却静悄悄。

 

郑则望向山脚的房子,发现门前屋后有衣裳晾晒,顿时心安不少。不是空村就好。

 

就在他准备要多喊几声时,常年杀猪的直觉让他迅速转身,这一看后背瞬间窜出冷汗。

 

两个汉子正举着铁叉子对准他们,脸上神态冷漠警惕。

 

郑则眼疾手快地捂住周舟要尖叫出声的嘴,在两人发问前他抢先说:“我们是商贩!来收笋干的,收竹笋干,不是坏人......”

 

“收笋干?”两人举着的铁叉子仍旧没有放下,其中一人质疑:“真是来收笋干?”

 

郑则说千真万确,他不敢轻举妄动,只把牛车上的竹筐慢慢往前推,“我在樵歌沟和圪节村收过笋干,他们说你们村也有,我便来看看。”

 

等两位村民慢慢收回铁叉子,郑则脑子里突然闪过一句话。

 

这三个村子真是各有各的穷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