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谁有本钱谁才是老大(第3页)

 

围观的村民们心里不大赞同,两家人已经有公田置换了啊,这额外赔的钱是额外给的,有就知足了吧......但因怕伤同村情分他们就没吭声。

 

一位面色苍白一脸病容的中年汉子说了句公道话:“都是种地的,能种出多少口饭大伙儿心知肚明,换地还赔钱,你们就让一让吧!将来儿孙们吃不上饭才是造孽!”

 

与他同样想法的村民马后炮似地跟着说:“有路就有钱了,哎,都让一让吧!”

 

那生病汉子却是两头都骂:“你们若是同意他俩置换公田良地,也没这事了!”说完他看不下去,咳嗽着径自离开。

 

也有人说自家田地自家心疼,“两片嘴皮子上下一合说得轻巧,若占的是你家的地,这会儿话头就不是这样了!”

 

若是富余自然愿意给出,若是处处贫瘠自然抓紧拥有。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大伙儿看向收货的商贩,发现这位年轻的商贩并没有说什么。

 

而后阿勇根据算出来的占用地,重新在村民指定愿意给两户人家置换的公田边角地划线,一大群村民站在附近围看,这次划线就是要定下了。

 

阿勇对两户人家说:“此地虽为边角,但土地肥力比碎石地和林地略好些,村民已经同意置换,你们二人可还有话要说。”

 

人群窃窃私语,都觉得这是定下了,刘疙瘩和毛墩子赚了呀,得了同等的地又能得五年赔偿,将来路修好了他们也能走......

 

两人相互看看:“那钱能什么时候给?”

 

郑则俊朗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他垂眼拍拍手上的灰尘,终于开口:“你们可能不知道一条一丈五尺宽的泥石路意味着什么,因为钱不是你们掏。”

 

“我简单说,若是这条路我要掏十两、二十两三十两去修,这笔钱我原打算白白花出去,现下没想到还要另外再掏钱。”

 

村民听到这里还没什么反应,郑则下一句话却让他们慌张起来。

 

“我一个收货的商贩自然是要为利益着想,修路是为了收笋干,难道此处只有你们樵歌沟有笋干吗?”

 

围观的村民议论声瞬间变大,阿勇没再管那两人,连忙拉着郑则说能商量,都能商量......

 

郑则最后说,就算要赔偿也没有一次预先给完五年的说法,他要回去想想。

 

说是回去想想,结果郑则第二天却也没再去樵歌沟收剩下的笋干,而是在家闷头挖了两天的莲花池。

 

郑老爹听完也没明白儿子想说什么,他也知道自己帮不上忙,只好挑点能说的:“阿爹只知道修路是好的,咱们村得益于位置好,人走的地方处处平坦,但也不是每个村子都这么好命......”

 

郑则嗯一声示意在听,夜晚月光清冷皎洁,一如他脸上的神情。

 

石桌上的油灯被风吹灭了,脚下的青石板却看得清清楚楚。

 

郑老爹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和儿子闲聊,自然是多说几句:“去镇上的路也是几个村里合力出钱修补,才有如今能走驴车牛车的大道......”

 

他拍拍儿子肩膀:“阿爹赞成你的做法,谁有钱谁是老大,钱在兜里你怕啥。”

 

“那村子不识好歹,不如你换个村子修啊,修哪里不是修......”

 

茶水喝多睡不着,郑老爹脑子却突然灵光起来,他拍掌笑道:“哎,你若有什么顾虑,不如跑一趟白石滩问问你丈人?”

 

郑则面上的清冷再也维持不住,抹了把脸闷笑出声,谁说他爹帮不上忙,这主意不是一个又一个吗。

 

郑家父子半夜在院子谈心,此时也有一人在深夜翻来覆去。

 

林秋听丈夫翻了半宿的煎饼忍不住撑起身子拍拍他,轻声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林成贵没想把夫郎吵醒了,他在黑暗里顿了一会儿,叹气道:“大坤的好东西真是消受不起啊。”

 

巧了,今晚响水村半夜摊煎饼的人都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