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喝醉了果然都一个样啊(第2页)
两人朝他看去,四处墙角的辣椒树挂满果子,没长大也没变红,青嫩嫩的小粒辣椒密密集长在枝头,成果喜人。
阿娘说第一批辣椒摘掉还能再长,周舟高兴地想,今年的辣椒酱不用愁了。
后院小菜地见缝插针地种满了东西,偶尔厨房的蒜瓣冒出点绿芽,孟辛也拿着跑到后院,不管能不能活先埋再说,埋到土里就是好的。
所有小狗都吃完饭后,周舟打开笼子,黑豆一窜出笼子就往花生那头扑,他紧张地以为狗子要打架了,结果它们只是闹着玩。
三人走到篱笆空地,小枣树根下围了一圈上窄下宽的竹篾罩子,郑则赶工做出来特意防豌豆的。
果然出笼的豌豆追着众人跑来,站在竹篾罩子外站定抬腿就要尿,周舟就讨厌看到它这样,立马在它尿之前把狗赶跑了。
武宁仰头把碗里的甜酒喝完,抹了把嘴巴绕着小枣树打量,树干笔直枝条舒展,真有精神,他酸道:“......特意在你生辰的时候种下的小树,那你岂不是每次看到树就能想到他,郑则可真会……”
月哥儿得知这棵小枣树苗是郑则在周舟十七岁生辰当日种下后,就感受到一种他形容不出来的爱意情意。
若是月哥儿读过书,他可能会用“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或是“与君栽树度春秋,岁岁同看枝上稠”等相似意境来形容,但他如今只能看树感叹:“真好,真好......”
周舟也觉得好,郑则送给他的所有东西中他最宝贝这颗树,成亲那日的镯子和发簪都比不上。
若是没有天灾人祸,树能活过百年,百年后他们不在了,这棵郑则为他种下的枣树依旧长青。
月哥儿说:“周舟,有空再给我们读读话本好不好?我还想听了。”
周舟突然想起自己也好久没有读狐狸仙子了,就说:“好啊!”
前院门廊这头,孟辛和鲁康提酒回来后,鲁康端着酒酿小碗搬凳子坐在郑老爹身边听大人聊天,林磊逗他:“鲁康,汉子喝什么酒酿,来,石头哥给你倒酒尝尝味!”
鲁康忙把小碗藏到身后疯狂摇头,桌上的汉子见小孩这么害怕,都纷纷笑他,“小子几岁了,这样不行咧,我十岁就能陪我老爹喝两口,响水村的小子都是这么长大的,不信问问你大哥!”
大哥郑则已经喝得脸色发红,只有眼神还算清明,他朝说话的汉子抬抬下巴,十分给面地说:“所以你柴叔酒量才这么好,我十岁偷喝酒被阿爹揍,现在喝不过他们。”
众人大笑出声,在座偷喝酒都被揍过。
李力李猎户也在,他如今和村里好些人已经相熟,吃饭的人里头有好几个也曾帮他新房上过梁,他朗声笑道:“所以你小子还得练,来,再喝点!”
孟辛回来后也有酒酿,他捧着小碗喝了一口想跑去找粥粥哥,武婶子先一步喊他来身边,拉着人说:“刚刚吃饭都没能和你说几句话,辛哥儿,认得婶子不?”
林秋和郑大娘都笑着看他。
几个孩子是寒冬腊月来的,郑则早先说“让他们住到开春再说吧”,后来他给两个小子在镇上找了份学徒差事,鲁康没去成便留在家里干活。三个孩子养到开春过了,夏天来了,也没人再提离开的事。
小狗都能养出感情,何况是人。
孟辛从一开始的瘦小干巴养到现在长肉匀称了,眼睛聪慧明亮,一看就是聪明孩子。
武婶子没事很少来村里,孟辛见到她的次数比林秋少,但他都认得,“英红婶子,你是武宁哥的阿娘。”
“哎呦,真乖,”武婶子开始逗孟辛,悄悄指饭桌上的汉子问他:“那,那个人你认得不?”
林秋也好奇想听他的回答。郑大娘却是神态从容,辛哥儿这孩子就爱观察人,路过院门的村民郑大娘喊一声名字他就能记下,肯定都认得。
孟辛往喝酒的汉子那头看去,点点头,“那是李猎户,他和你们一样住山脚的。”
“那是忠山阿伯,他家有两个孩子,他儿子马滔哥比大哥小,也来帮忙建房子。”
“那是'罗仓',他是驾牛车的罗爷爷的孙子,他小爹是季连阿叔;那个是给羊看病的丁爷爷孙子,大哥喊他'丁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