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想想就美(第2页)
“咱们的腊肉也很值钱,花大力气熏出来的。”郑则跟着笑了笑,他那日是看了篮子里头的东西才决定谢礼金额。
他换修路的账本继续念,给状纸初审书吏塞了一钱银子,丈量土地和勘测地形九百文,两名弓手同样各自塞了一钱银子,镇上住宿吃饭一百文。
周舟心疼地看着算盘:“怎么弓手还要给钱?”一钱银子一百个铜板,一百文一百文地给,卖多少笋干都不够。
“修路占地亩数和修路途径地形很重要,人家虽没做暗示,但以防万一......多花点钱,能一次通过的就不要来回折腾,不然费时费钱不说,我怕夜长梦多。”
好吧,周舟心疼地抱抱他。
去白石滩几日的花费不多,吃喝住都是爹娘出的,坐牛车、两日市金、午饭钱、绿豆汤蜜饯这些共一百四十四文。
郑则体会到周舟常说幸好有爹娘托底的感受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们在白石滩停留,爹娘从不让他们花额外的钱,回家有饭吃、出行有马车,带回家的物品也是他们出钱。
两人真是好命。
扣除花费后,如今他们的钱匣子有三吊又三百五十六文。
周舟暗想,相当于平良镇卖的一百来斤笋干钱都被花掉了,这才过了多久……唉。
“郑则,为什么我们努力干活挣钱,却一直没有钱?”一直干活一直没看见钱,就很让人郁闷。
郑则抽出另一本账本,返回床头暗格拿出另一个钱匣子,“因为活着就要花钱,维持现状本身就得付出很大努力。”
“虽然我们的钱没有变多、生活暂时没有变得更好,但也没有变差:家里人吃穿不愁,肉也隔三差五吃,这样的现状需要花费银钱维持。”
“如果哪天吃不起肉,冬天棉衣不暖和也没办法换,那才是真的没赚到钱。”
周舟静静听郑则解释,心里的郁闷消散,他开心道:“那咱们还是很厉害,生活不仅没变坏,冬天还有一笔收入呢。”
郑则嗯一声,垂眼看暗自高兴的周舟,他没说的是,冬天收入恐怕也没办法存住。
新房子已经建成,得清点建房子的账。
周舟翻开账本,不知怎么的突然大笑:“好像开铺子的账房先生啊,这么多账本......”
两人平日收支有一本,修路有一本,爹爹建房郑则专门做了一本,妥妥的账房小先生。待周舟看清建房账本第一页的银钱数,他不禁惊叫出声:“七十,二十,十,一百两!!!”
“爹爹给了一百两建房子?”这么多钱!这个房子要花这么多钱吗?
郑则:“嗯,一百两。”
当初一家三口在白石滩重逢,两位长辈决定留在原地住一段时间,他要带周舟离开的前一晚周爹就直接给了七十两银子,坦诚说目前只有这么多,让他先拿着,大胆用。
那是周爹第一次见郑则。
后来陆续赚了点钱,分两次都给他拿去建房子,生怕不够。
那些钱并非全是银子,为了方便记账才这么写,银锭碎银子铜板成团堆在钱匣子里,郑则给郑老爹看时他才这么惊讶。
周舟:“青砖和木料怎么这么贵啊......这两样都去了四十六两。”
郑则凑过去和他一起一行一行往下看,青砖贵不用说。木材,光主屋厢房厨房茅厕的主梁就得七根,加上连接枋、檩条等共计三十九根,木材就去了二十一两。
“爹爹建的房子好大......”
郑则:“这房子能住一辈子,我猜他将来不打算再翻新了。”
瓦片、石料、两个莲花池、水井、马厩以及工人费用,周舟眼尖发现段师傅的工钱是另外记的,“二两又八百文,还不少呢。”
“他是做头师傅,工钱和别人不一样,不过他上工日子少一些,咱家包食宿。”
新房子建了两个半月左右,一共花费八十一两又五百八十二文,余十八两又四百一十八文。
郑则仔细翻看账本,确定没有错漏才彻底放心,“除了木床,和刘木匠定下的其他家具还没付钱,剩下的钱刚好够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