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荷叶尖尖,炒蛋蒸肉(第3页)
这日,郑则照例在收摊后带周舟去县衙门口转悠,两人在告示栏仔细阅读。
他看得慢些,周舟一目十行,惊呼道:“有了,有了郑则!”
“修路堂期排出来了!”
这么快,才不到十天。郑则近日来看也是求个心安,以为至少得一个月才排出来。
两人凑在一起看工房挂牌公示:
【戊字案 郑则修路案 七月十九辰时正刻 三堂会审】
郑则瞧见自己名字出现在告示上,有种奇妙感觉,周舟亦是如此,他伸手在纸上划过,念了一遍。
七月十九,是三日后。
郑则记得收状纸的书吏说过,开堂前三日会有衙役送堂期票到家里,他们今日来镇上摆摊,岂不是错过了?
果然,到家后,老马刚勒停马车,郑大娘就赶来说:“哎呀,你俩终于回来了!今日有衙役来送什么票,一定要'郑则'本人画押领取,人家见你不在就走了!”
周舟着急跳下马车,走了,走了那还来吗?
郑大娘大喘气,接着说道:“幸好你丈人在!他给衙役塞辛苦钱多问了一句,人家说明天还来,你可别往外跑了!”
郑则松了口气,点头应下,红薯干已经卖完,开堂前不会再往外跑了。
次日,全家严阵以待,周爹夫妻也早早来郑家等着。
兴许是昨日没完成公务,今日衙役来得尤其早,晨雾消失,晨光刚起,两匹大马再次出现在郑家门口。
一家人赶紧出来问候。
衙役下马问道:“哪位是郑则?”
“我是郑则。”他拿出户籍证明。
其中一名衙役仔细阅读辨认,扬声道:
“郑则修路案,于七月十九辰时正刻准时开审,此行通知事主郑则,并干证樵歌沟村长岳全勇齐赴本县三堂听候会审,倘敢抗违不到,定即差拿锁提、究办不贷!”
如此唱诵三遍。
衙役将堂期票交给郑则,巴掌大的一块方正薄木牌,上面用白漆写了堂审内容,“我等话已带到,你可听明白了?”
听闻事主确认明白后,一直没开口的衙役掏出一本簿册和红印泥,翻到某一处说:“我们办事要交差,你在这里按个指印。”
郑则快速扫了一眼,原来是承发差票薄,衙役指的那处写着此次差事事由,执办人是张彪乔英。拇指沾印泥,按了指印。
“多谢两位差爷,两日后一定按时到审。”郑则谢过,将早就准备好的辛苦费心照不宣交到衙役手中。
衙役跑两趟,得两趟辛苦费,心中并无不满。
听到这家人留茶,两人拒绝了,翻身上马,并在离开前好心提醒道:“切勿迟到,更不可逃告!迟到当场先打二十板子。是真打。”
县衙开堂最忌事主逃告,若无故不到堂,有视为藐视公堂、影响司法秩序之嫌。
堂期定下,只要事主没死,不管生病受伤,有一口气,躺着也要担来开堂。
郑则连声谢过,两匹大马即来即走,马蹄声很快消失。
周爹接过木牌细看,三堂会审,传票又是木牌,看来县衙视此案视为特殊。
修路涉及土地和工程难易、以及人力钱粮等多个问题,是需得谨慎对待。
一家人走回院子关门商议,周爹把知道的告诉郑则:“一般来说,涉及修路、水利、田产等案子会被定为民事重案,需得三堂会审,知县主审、县丞和典史同审。”
“标准未改,说明知县严谨重视,如此你就得更加认真对待。开堂问审爹不熟,我想,咱们还得再花点钱。”
郑则点头,堂上问审与写修路申请文书不一样,要直面县太爷,且堂上有三人问话,他不敢保证不会说错话,更别说还有阿勇村长。
又花钱,周舟想起修路账本上的“打点钱”,不懂就问:“咱们要花钱打点?那找谁打点呢?”
郑老爹夫妇和周娘亲闻言也看向周爹,现在可是开堂问审啊,不能随便找人吧?
周舟目光迟疑,心想阿爹真大胆,都打点到县太爷跟前了。
周爹拍拍儿子脑袋,想什么呢。
“咱们得私下找一位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