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你偷偷在外面当老板啊?

郑老爹额头冒汗,抬眼看向自家婆娘。

 

“阿爹,没带多少东西,放宽心。”郑大娘回身扶杨老汉坐下,继续往供台摆物品。

 

“对对,没多少东西,阿爹您别操心了。”郑老爹摸摸脑门,上前一起整理。

 

女儿性子强势,杨老汉知道自己说不过她,大坤也在,他生怕说多了惹人厌烦,叹一口气,先歇了声。

 

夫妻俩点香,拜一拜,恭敬插好。

 

“外祖,您身子可好啊,您还记得我不?”周舟低头朝老人家问道,郑则站一旁含笑看着他。

 

杨老汉放在膝头的手拍了拍:“咋不记得?”他脸上褶子舒展,慈祥笑道:“你是小则夫郎,舟哥儿,外祖都记得咧!”

 

“没错!我就是小则夫郎~”周舟高兴了,外祖这才第三次见到我呢,他心想。

 

郑大娘朝叙旧三人招手:“粥粥来,郑则来,你俩也来上炷香。”

 

这是周舟第二次来外祖家,堂屋摆设与新年那会儿没有太大变化。夏季,堂屋光线比冬日好,门帘挡住热气,偶尔被风吹起,屋外阳光照在供台彩色画像上。

 

两人刚插好香,杨婶子赶去地里喊的家人也回来了。

 

“大姐!姐夫?”杨福杨兴兄弟带着杨崇明,三人裤脚挽着,小腿沾满泥巴,明显是刚从水田上来。

 

徐顺跟在几人身后,他一出现,小枣儿就在杨崇雪怀里蹬腿扭动,伸手朝他小爹“唔哒哒”地喊。

 

“小枣儿,乖不乖~”徐顺满脸笑容,一边放东西一边朝孩子抬抬下巴,出声逗趣。

 

杨福顶起门帘探头往堂屋说:“今年中秋阿爹念叨着,你们没来他失落了好久,我们想让人带口信去响水村,他还不给。”

 

杨老汉耳朵这会儿倒是好使了,当即摆手否认:“没有的事!”

 

郑大娘好笑:“越老越好面儿。”

 

一大家子齐全了,周舟虽只见过外祖家人两回,却倍感亲切。

 

在院里洗手的徐顺说:“舟哥儿,小枣儿长大了些,你做的娃娃肚兜他如今都能穿上了。”

 

“我瞧见啦,合适呢!”小孩儿皮肤白,秋香色的娃娃肚兜穿在身上,像个金娃娃。

 

杨崇雪颠颠怀里的小枣儿站在一旁,她看着神态样貌与一年前别无二致的周舟,腼腆道:“嫂夫郎,你要不要抱一抱。”

 

周舟徘徊在小枣儿身边滴溜溜转,就在等这句话呢,“好啊!我来我来,我现在可会抱了!”

 

郑则听后眉毛高耸,身边人没小孩,他夫郎也就趁着去打酒的机会抱过几回曹酒头孙子,什么时候就“可会抱”了......

 

女娘哥儿去厨房,郑大娘交代几人,带来的吃食哪些得先吃、哪些还能放一放。

 

徐顺往水桶里划拉抓鱼,语气欣喜:“大姐,鱼不留,等会儿咱就杀了吃。”

 

郑大娘瞪眼:“鱼养得好够吃两日,我跑来一趟是为着吃鱼不成!”

 

杨婶子操持家里,闻言就说:“不杀鱼,那咱就杀鸡!总归难得来一趟,一定要吃顿饭再走。”

 

郑大娘的话像车轱辘一样快速滚回来:“那还是杀鱼吧!哎呀。”

 

鸡养大不容易,得留着过年吃。

 

汉子们在堂屋坐定,闲聊农事与近况。

 

郑老爹和郑则先是关心老人身体,得知上回摔倒养好后放心了,转而说水田养鱼能成,让他们一家考虑考虑。

 

杨福早有听小则提起,没想到,一转眼就能打捞卖钱了。他和弟弟杨兴相看一眼,谨慎道:“养鱼是好......可家里没有牛车,卖鱼是个问题,得好好商量商量。”

 

没牛没车,诸事难办啊。

 

“就算不卖钱,养少点够自家吃也成,能添点荤腥。”杨家大大小小也有七口人吃饭,吃食只怕少,不嫌多!

 

杨家人点头。

 

郑老爹突然想到一事:“猪还养着?”

 

负责家里猪圈的杨崇明回道:“嗯,养新猪,猪崽已经养有四五个月。”

 

郑家之前送来的猪崽,吃过杨家的饭,转一圈最后回到郑老爹手里——他收了!

 

杨家人第一次养猪成功,有了自信,之后杨福杨兴四处打听,接回新猪崽继续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