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9章 他创办溪月画院(第2页)
此时此刻,天地万物皆寂寂无声,只有他自己的心跳和这些声音同频共振。
等水烧开之后,就在居室里冲泡一壶清茶,小憩一会儿,洗净尘世和内心一些不需要的多余的东西。
这种慢生活节奏,让福松涛非常享受。
他毕竟是来自闽南的才子,福松涛对茶艺非常讲究。茶艺讲究六美:人、茶、水、境、艺,缺一不可。这里面蕴含深厚的美学,自古以来,禅茶一道。讲究生活的艺术,宋人达到巅峰。他非常喜欢宋韵文化,他也时常学着古人,认真选茶,识茶,品茶。当然,茶器也要精心选择,毕竟是茶艺的载体。
生活即美学,多维度的提升生活品质,宁缺毋滥。他真是一位只为禅茶画艺而生的艺术达人。
福松涛待在道观,待在寺庙的这几年,是他心静最为平静,最为活跃,也最为兴奋的时期。
看似矛盾的几个词汇,在福松涛这里却能完美和谐统一。
平静,因不为世俗而操心;活跃,因眼前的场景让他有绘画的冲动;兴奋,因他的绘画技能又一次得到大大的提升,不,严格而准确地说,是他内心和外界高度的统一和谐。
这段时间,他的绘画技艺发生了质的飞跃。
他可以蹲在寺庙的院子里,观察大瓦缸中的莲,看莲叶,看根茎,看莲叶上的水珠。
看一只振动着红色翅膀的蜻蜓,准确地停靠在睡莲上,一红一绿,对比鲜明;偶尔有一只蓝蝴蝶停留在土瓦缸的边沿,蓝蝴蝶和黄褐色的土瓦缸,也构成鲜明的唯美画面;倘若没有昆虫停留在院子,红瓦白墙的院子,几朵白色的云团和蓝色的天空构成一幅空灵的国画。
这天然形成的空灵之画,都深深地印在福松涛的大脑里。他兴致勃勃地拿出纸笔,挥毫而就,这些美的图画自然而然地呈现在他的画作上。
常言道,大道至简。内心一切从简,遵从内心,他开始悟道,悟画,有新的体会:心中有画,画中有我,画中又无我,绘画讲求技法,技法最高的境界就是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