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尹德芳辞职前后(第2页)
慢慢地,尹德芳的父亲有了些积蓄,在自家开办了一家五金作坊。
尹德芳他们家依旧是纯手工打造五金器具,和那些工业化生成,机器生产的企业没法比。
眼看自家的五金作坊几乎生存不下去了,尹德芳的爷爷和他父亲,都不想尹德芳再从事五金手艺活。
尹德芳10岁时,就拿着锤子,跟着爷爷有模有样的捶打锡铅器具。
他喜欢听捶子敲打金属的声音,他感觉金属也有清音。他甚至觉得在捶打过程中,能够分辨每一件捶打工具是什么,捶打的是什么器具。
他爷爷在弥留之际,把尹德芳拉到床前,掉着眼泪告诉他,希望他好好读书,将来进入事业单位,成为一个端铁饭碗的人。不要再做一个辛苦的五金工匠。
尹德芳是一个孝顺的人,他谨记了爷爷的话,于是奋力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上岸,成了运管所的一名工作人员。
然后,他就在运管所工作,按时上班,按时下班,日子过得平凡而普通。
随着时代的发展,永康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五金生产基地,专业生产防盗门,保温杯,电动自行车,滑板车等五金产品的基地。
永康人头脑活络,反正什么五金产品赚钱快,就紧跟时代步伐,快速进入这个行业,你争我赶。很快,永康五金逐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五金生产基地。
世界各地五金销售商,每年9月26日都齐聚永康。自然而然,永康的五金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尹德芳家的五金作坊,铁锡合金的五金制品,由于是纯手工打造,他们家的五金作坊,在五金行业里没有任何优势,没有任何竞争力。
可以这么直白地说,他家的五金作坊,快要撑不下去了,濒临倒闭。
虽然尹德芳在单位里是骨干,领导的得力干将,优秀工作者。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尹德芳过得并不快乐,因为他的血液里流淌着五金工匠的血脉。
28岁的尹德芳,他看到许多朋友都在经济热潮中赚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而且还办起了厂房,日子过得红红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