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18章 尹德芳出门借钱(第2页)

 因此,在姚非力夫妻俩眼里,他们一直认为这个尹德芳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铁憨憨。 

 尹德芳寻思,找姚非力周转几万块钱,问题应该不大。主要看他的媳妇是否愿意少点利息,毕竟人家是靠民间贷为生。 

 姚非力,一个瘦精瘦精的汉子,做事特别精明。他在单位上班,媳妇做民间贷做得风生水起。他几乎找单位所有的同事都周转过资金。 

 姚非力家的小日子,也因民间贷过得红红火火。90年代末21世纪初,他就开上了一辆捷达车,不过现在早已经换成了一辆非常拉风的银灰色奥迪。车里经常放着一条上海大中华,凡是和他认识的人,他都会立刻递上一只华子,并掏出一只温州产的蓝色铁盒子防风打火机给点上火。 

 他身上一身时髦的西装,还戴着一条红艳艳的香港产的金利来领带,他的头发经常打理得油光可鉴,别人一看,他就是有钱的主。 

 姚非力在乡下造了一幢小洋房,造得非常漂亮,带点欧式风格。路过姚非里的村庄,在公路上就可以看见,他家在金黄的稻田边,他家那幢独立的小洋楼特别显眼。 

 尹德芳想,借他的钱,该给他的利息,按照合约,会一分不少的给到对方的手里。 

 90年代末21世纪初,在尹德芳所处的y县,银行要评估风险,需要大宗商品,房产抵押物或者担保人的。如果这些条件一个都没有,在银行借钱,比登天还难。 

 当时的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资金周转成了难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在尹德芳所在的y县民间,民间借贷的事儿非常盛行和普遍,甚至有些疯狂,不过利息高得有些离谱,让人瞠目结舌。 

 原因很简单,民营企业应运而生,需要大量的快速的资金周转。 

 假如银行规定的最高利息是2分,那么在y县的民间借贷利息却高达吓人的2毛利息,甚至3毛利息。就像黑市一样,不,就是大家互相认可的一种地下钱庄一样的稳妥的交易方式,只要有担保人或者称为中间人,就要看谁的胆大,谁不怕风险,谁能抗风险。 

 也可以这么说,当时的y县民间贷遍地开花。撑死胆大的,吓破胆小的。有借贷者开厂倒闭的,有资金链断裂跑路的;有放贷者倾家荡产的,有家破人亡的,也有卷了钱到澳门赌场或者美丽国的阿拉斯加去赌博而血本无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