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19章 想套路却又反省(第2页)

 听到姚非力要泡茶喝,而自己又口干舌燥,索性先解解渴,借钱的具体数目,等姚非力泡好茶煮好面条再跟他说也不迟。 

 姚非力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主儿,现在有人来自己家里借钱,煮熟的鸭子绝对不能让他飞了。借钱给人家,自己就是放贷的债主,一本万利,有高利息可赚。他既然来借钱,就要先把他稳住,等媳妇回来和尹德芳说利息的事儿。 

 人性就是这样,你说谁不爱财,那是假话。人总是在追求三个层面的东西,第一层是满足自我的物欲,第二层是精神层面的追求,第三层是宗教,第四层第五层或者更高的级层到底是什么,谁都不知道。 

 可来者却偏偏是尹德芳,姚非力可要把这个借钱的事儿考虑周全,毕竟尹德芳以前对自己家有恩。 

 当初找尹德芳借钱,他毫不犹豫,且分文利息都不收。如果现在收他的高利息,就必然落得个知恩不图报的白眼狼名号。 

 但凡做民间贷的商人,无不逐利。这些年姚非力媳妇靠民间贷赚得盆满钵满。姚家幕后的策划,基本上都是精明的姚非力在策划,她媳妇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在单位里,别看姚非力笑嘻嘻的,像个喜乐神,仿佛是一个只热衷艺术的小资范儿,爱茶艺,喜欢收藏铜壶银壶啥的。 

 但是暗地里,他能说会道,就是一个妥妥的商业大佬,深藏不露的一流高人。 

 不然,他客厅的黄花梨茶台靠他那点死工资,无论如何也买不回来的。客厅里还有一个不大的纯铜做的烧茶炉子,崭新的,银灰色的真皮沙发上盖着白色印花布。 

 姚非力家有一个纯铜小火炉。南方人家里冬天几乎都不烤火,他家有小铜火炉,多少让尹德芳有些意外。 

 铜器,也属于贵金属制品,价值不菲。这确实让人有些意外。而尹德芳不同,他对银器纯手工制作情有独钟,可以达到痴迷、着魔的程度。 

 “我呼过媳妇了,联系不上,她没有回我电话,请尹老哥理解。”姚非力一边忙着煮茶叶蛋,一边和尹德芳说着话。 

 “嗯,理解。”尹德芳连一个Bp呼机都没有,当然理解。 

 90年代末21世纪初,人与人之间的快速联系,一是靠2000元左右的传呼机——Bp机,二是靠那个像砖头一样的大哥大,得万元户才能用得起。稍后一段时间是流行那重重的像板砖的诺基亚手机,一根外接天线露出坚硬的手机壳上部,手机厚重而结实,要大几千人民币,一部手机在手,拉风得很,走路都比没有手机的人洋气得多,能走出八亲不认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