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67章 德芳学习一片造(第2页)

 纵向的售货窗扇,一字排开,有六开窗扇,依旧靠人力一块一块地卸下来,到晚上再一块一块地装回去。 

 工坊的面积差不多五百平米左右,是一个纵深的银壶制作工坊,里里外外加起来,差不多五间。师傅的银壶制作工坊,比尹德芳老父亲的工坊阔绰多了。 

 工坊的外面,是一个集展览售卖的区域,里面是集制作储藏一体化的区域。架子上挂着各种银匠器具,差不多三十多种,重的一把弯弓一样的银匠器具,至少在三四十斤以上。 

 师傅这里的条件,比自己老父亲那间简陋的10平米的五金锡匠作坊好多了。 

 “师傅回来了?”几个学徒银匠看到康师傅回到银匠作坊,停下手中的活计,向康师傅打招呼。 

 “嗯,各位徒弟,你们都过来,认识一下这位是远道而来学习造壶技术的,他叫尹德芳,他年龄比你们大,你们要叫他尹大哥。你们可以和他相互切磋一下造壶技术。” 

 康师傅很老道,并没有说尹德芳是自己新招的银匠学徒,照顾尹德芳的颜面,故意这样说。 

 “尹大哥,有请。”这些年龄小的师兄们,也客客气气地向尹德芳发出邀请。 

 “好。谢谢师兄们!”尹德芳双手做拱,向这些年龄比自己小的师兄们道谢。 

 尹德芳也毫不含糊,那就让师傅和师兄们看看自己的功底。 

 既然是和师兄们切磋,尹德芳只能尊师命了。他和一干师兄们进入操作间,套上工作服,撸起袖子,操起一把大火钳子,夹着一块大银锭,来到烧得正旺的炉火前,操起一块银锭就开干。 

 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他毕竟干过银锭加热和捶打过无数的银锭,也做过无数次银壶,只是有些小地方还欠些火候。 

 对于银锭加热到何种火候,尹德芳车轻路熟,捶打起来,也是十分有劲道,有分寸,有巧劲,完全是一个大师级别的银匠。 

 一片造的精髓就在千百遍的加热,数万次的捶打,火候和厚薄以及轻重缓急都要拿捏得十分精确。 

 如果一个熟练的银匠,制作一把银壶,至少得一个星期以上。这也是基本常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