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没有不散的宴席(第2页)
倒是部分师兄觉得自己有些过分,自己的大师兄康成有些过分。很多师兄几乎不想再跟着大师兄一起为难小师弟尹德芳,只想把自己的银匠手艺练得更好,重新得到师傅康大器的认可。
尹德芳这些师兄们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个大块头的确有几板斧,天赋实在太高,才来半年,他的一片造技艺突飞猛进,居然获得师傅最大的认可。
最让他的师兄不堪的是,师傅当着尹德芳的面呵斥这些师兄不学无术,一个个像一只笨牛,做啥不像啥,一事无成,还成天游手好闲,嚼舌头天下第一。
最要命的是,师傅当着众人的面说,尹德芳的作品是现象级别的,国家大师级别的,完全可以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他的作品,将来还有可能成为禁止出境和海外销售。
这鲜明的对比,让师兄们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他们内心极为难受。他们不仅不反思,反而觉得师傅给他们的所有的责难和苦难,就是尹德芳带来的。认为尹德芳就是他们的灾星,他们想他早点从康家银匠工坊消失。
其实师兄们不知道,尹德芳的血液里早流淌着五金血液。他从小接触五金器具打造,对各项工具的使用,对火候的拿捏,对技术的理解,对金属的延展性有天生的敏感,尺寸比例,艺术美感等等,样样精通,样样都抵达技术的极致。
自从尹德芳来了之后,然后师兄们的地位瞬间江湖日下,因为手中的活儿不精,拿到的学徒酬金锐减,没少受到师傅康大器的责骂,甚至惩罚。而且,这个大个子的费用全免不说,师傅在各个方面都对他偏爱有加,仿佛他就是天生的大师级别工匠,而他们只是一群草包或者土狗。
因此,师兄们对尹德芳更加嫉妒羡慕恨,更想尹德芳早日离开康家银匠工坊。
尹德芳没有师傅发话,他绝对不会主动提出想师傅说要出师的话题。做人,他稳重,耐心,忍耐也达到极致;做银壶,他细心,耐心,精益求精。即使他成不了大国工匠,也算得上人中龙凤人物。
康家银匠工坊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庙小留不住高僧大德,鱼塘小肯定留不住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