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85章 他拜寸大师为师(第2页)

 硕大的金色匾额高悬于门楣下方。匾额上书写着“中国银器第一村”七个鎏金大字。牌坊气势恢宏,银壁辉煌,引人注目。这高大的银牌坊,用了3吨多银子,花了三千多万,20多位非遗银匠,通过四年多精心打造,这估计算得上新华村标志性建筑。 

 银色的门柱。门柱上镂刻着美丽的花纹。门柱上方是城楼式的屋顶。高大的柱门里面,是云南独具民族特色的房子。 

 路过银匠店铺和银匠作坊,橱窗里,案板上的银器摆件琳琅满目,一件件精美的银器发出耀眼的光芒。 

 尹德芳心里暗想,无论作为饮茶的实用器物,还是作为收藏的保值产品。银壶应该具备器型美、装饰美、工艺美,材质美始终是评价银壶价值的指标体系。 

 尹德芳到新华村,转悠不到半天,他就打听到了一位顶尖级银器大师——寸祖仁大师,寸祖仁大师出生银匠世家。是寸氏第六代传人。70年代,16岁的寸祖仁,他就开始学习银器制作技艺,也随师父走南闯北。寸祖仁到过很多地方,云南各地,贵州,广西,西藏,宁夏,甘肃,陕西等地。 

 寸祖仁大师成为著名的走村串巷,走南闯北的“小炉匠”。早年,他还为布达拉宫制作了很多装饰品和佛事用品,规格极高。他是鹤庆银饰锻制技艺的代表人物。 

 寸祖仁大师的代表作有“九龙壶”,“九龙火锅”,“九龙烟筒”,“六字真言手镯”等,曾经获得国家系列专利。 

 寸祖仁大师系列作品,选材纯实,设计新颖,制作独具匠心,造型高雅别致,图纹细腻,华丽高贵,融方、圆、曲、直为一体,具有较高的保存和收藏价值。 

 寸祖仁大师的作品曾经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云南民族博物馆,西藏布达拉宫等机构收藏。其银匠工坊,被多家高校作为自己实习生的实习基地。 

 尹德芳决定登门拜师,向寸祖仁大师学习银壶制作技艺。尹德芳属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龄学徒工。 

 说实在话,贸然登门学艺,他非常担心寸祖仁大师不肯收自己为徒,心里一点也不踏实,甚至是忐忑不安。 

 但是,尹德芳就是尹德芳,他豁出去了。脸皮应该厚一点,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人家不肯收自己为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