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匠师匠心之精品(第2页)
这件作品是寸祖仁大师和徒弟们花了四年多精心打造的巨幅银雕作品,目前陈列在人民大会堂里。他家里摆放的这件作品,只是复制的作品。
《开国大典》这幅银制作品中的人物群像,各民族的英雄人物都有,人物面部和各个身体部分雕刻细腻,艺术水准非常高。雕刻技艺高超,人物形态各异,精神饱满,人物栩栩如生。
尹德芳仿佛置身于银雕博物馆一般,整个展厅里,每件银制作品都精美绝伦。
他第一次知道,民间银制品艺术家的技术水平是如此高超。以前见过的银器作品,除了师傅康大器和他购买的韩国工艺银壶,其他的银器作品非常呆板和不入流。
听着银器大师寸祖仁对一件件作品详细而精彩的介绍,尹德芳听得非常入迷,入神。仿佛这些银器作品穿越时空,告诉他,小伙子,以后就看你的手艺和作品了!
“这些作品,是我把收集和整理出来的大量图案资料,以及祖辈传下来的传统工艺,和我随父辈走南闯北学到的工艺精华相结合,创新出这些独具风格的手工艺作品。
这些年来,我的一些银制作品,获得不少金奖和银奖。但是,这些名,都是虚名。我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我们要明白。这些技艺,不是我个人的智慧,而是不断传承前人的结果。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她不仅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等的重要之远。我们应该更好地传承下去。
你对银制品创作有强烈的兴趣和热忱,说明我们银制品后继有人。
我不知道你现在的银具制作技术水平如何。但是冲着你这份对银制品的狂热劲头,如果你技术比我高,我向你学习;如果咱们差不多,互相切磋;如果我好那么一点点,我就把平生所学技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你!但是,前提是你必须通过我的测试!”
“谢谢师傅。我懂得一点,下午我就开始向您展示我的技术。虽然真正独自创作银壶一片造时间不长,但是还是有信心把银壶做好。”
“制作银制品,大概有十三道程序,估计你都懂得。但是,我还是详说一遍。有选材,熔炼,敲片锤揲,制模,充模,錾刻,拉丝,金银错,熔化,组合焊接,清洗,打磨,抛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