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寸祖仁大师的课
第102章 寸祖仁大师的课
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工艺银壶银匠,绘画功底一定要好。如果绘画功底不好,这辈子只能做一名普通的银匠,制作的银壶,只能走普通的市场。
没有文化附加值的普通银壶,价格不行不说,一年到头,也卖不了几把。
作为一名银匠,制作这样的普通银壶,永远也没有翻身的机会,永远也成不了一名省级的大师银匠,更不用说能成为一名制作国礼的顶尖级的银匠大师了。
尹德芳知道自己银匠技术方面的短板,那就是绘画技艺太烂。这是他在济源的时候,就发现自己这个短板。
不过,那时候自己的第一个银匠师傅——康大器师傅并没批评他。毕竟康大器大师他们那个年代的银匠,在银壶表面的绘画技艺也是极为普通,这方面也是短板。
作为老师,康大器大师他觉得自己在这个方面不是非常在行,对尹德芳也提不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和具体研习的方法,只能靠自己的徒弟在黑暗中自行摸索。
而且,康大器身体每况愈下,也没有那个精力指导尹德芳。可是这一点,尹德芳毫无察觉。以至于他没有和生病的康大器师傅见上最后一面。
如果不能在银壶壶身上直接作画,靠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素描贴纸贴在壶身上,然后根据蒙贴纸上的画,再影印画作,再描线条,再錾花,银壶制作工艺也比较繁琐,工期也较长,不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现实角度来说,银匠师傅毕竟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也要养家糊口,不能靠空气生活。还是要卖出几件产品,赚一些钱,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和理想继续。
对于一个工艺银匠来说,绘画技艺太烂,需要蒙着别人的画作进行简单的模仿,压根就没有创新,而且别人一看就是一种模仿,说得严重一点,就是抄袭。
这样的工艺银壶,欣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就很低。
这种工艺银壶是没有前途的,即使工匠有画作,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那充其量就是一个普通匠人,也成不了大师级别的银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