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孟老师单独辅导(第2页)
他画布上的整个画面,布局非常合理,层次交代清楚,画面内容极为生动。近景远景,光的明暗阴晦,线条的流畅程度和色调的渲染过渡,都处理得非常流畅,准确和到位。
孟美玲老师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寸德光的画作。她暗想,这小子不显山不显水,其实他的绘画技艺并不比自己差。
相反,寸德光的绘画技艺相当高,他只是懂得的绘画理论少而已。而且,他的文化水平极低,他能够画出这样的经典作品,实在是高明之至。
如果他的画作技艺,再稍加打磨和积淀,他成为一代著名画师并非不能成为现实。毫不夸张地上说,他成为一代名画家是板上钉钉的事。
尹德芳的画,既细腻,又粗犷,虽然谈不上精品,但也属于典雅的绘画画作。孟美玲老师看了之后,惊讶不已。她觉得尹德芳的画作突飞猛进,他又有一定的天赋,属于大器晚成的类型。不过,他的绘画技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尹德芳的画作上,各种景物跃然纸上。景物的取舍,空间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都相当精妙。
黛色的远山,晴朗的蓝色天空,几朵如羊毛的白云,翠绿的大湖,还有那些青草点缀,鸥鸟飞翔,游鱼跳跃,近处的枝条碧绿碧绿,纹理清楚。
一条长长的石砌堤岸,醒目而而又蜿蜒得恰到好处。砌在堤岸上的各种石头,花纹清晰可见。石桥,亭子也仿佛是刚刚搬到画作上。俨然是一幅宋韵之画。
说实在话,尹德芳对于画论,也是知之甚少。处理远景和近景的时候,有些地方交代还是欠缺一些火候。孟美玲老师给他一一指出来。
孟美玲老师拿着画笔,对尹德芳的画作不停地指点,哪个地方的线条过粗,哪个地方的线条过细,该怎么处理,哪个地方的颜色过于明,哪个地方的颜色过于淡。
站在孟美玲老师旁边的高大的尹德芳,弯着腰,低着头,紧盯自己的画作,他几乎是耳提面命,像个幼儿园的幼儿一样,认真地聆听着孟老师的教诲。
“在我们国内,有一些画家的艺术风格值得研究。我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特别是你,是从事工艺银壶的银匠,更应该有个人的画风。比如说,李苦禅画家,他擅长画鹰,他把山水画运用到花鸟画上。利用墨色的浓淡干湿,色彩的冷暖等,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