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116章 寸德光匠师之梦(第2页)

 自己的侄儿寸德光,他虽然在绘画方面有些小天赋。但是,他一直以来都比较懒散,不肯认真专研一片造银壶技术和绘画技艺。 

 寸德光一天吊儿郎当,甚至有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偷偷地到银匠工坊外面晃荡。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喝野酒,干些污七糟八的事,还经常夜不归宿,通宵达旦地在外面,直到凌晨,才带着醉醺醺的样子回到作坊。 

 这让寸祖仁大师一时非常恼火,也非常失望。寸祖仁就狠狠地骂他,说他难以成大器,甚至气得要把他逐出师门。但是,收效甚微,寸德光依旧我行我素。 

 因为寸德光知道,这个严厉的亲叔叔毕竟要看自己老爹的薄面,叔叔的责骂毕竟有限,自己毕竟是他的亲侄儿,叔叔的恐吓大于实操,不过,他还是有少许收敛。 

 但是,过一段时间,叔叔的责骂和教育,他早已经抛诸脑后。依旧是狗改不了吃屎,扔下手头的银匠工作,依旧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到外面喝酒闹事。 

 现在,也许自己这个侄儿寸德光,他想跟新来的徒弟尹德芳在银匠技术方面,一比高下,所以才有如此大的改变吧。 

 其实,寸祖仁大师哪里知道,是一个夜校的美女美术老师,让他侄儿才有如此大的改变。 

 寸德光的突然改变,让银匠大师寸祖仁感到非常欣喜和安慰。寸德光年龄也老大不小了,过年之后,他就年满二十岁了。在结婚较早的地区,十八九岁的年龄,别人家小孩早就能打酱油了。 

 如果寸德光这小子在银壶制作方面有出息,能够成为银匠大师,自己对自己的哥哥就有交代,就不负哥哥的重托。看到侄儿的改变,寸祖仁大师也暗暗松了口气。 

 工艺银壶主要是市场定位,定位准确,这个行业才有前途,这个行业也才能持续发展。 

 寸德光和尹德芳做好银壶一片造胚胎之后。两人商议,在胚胎上作什么画好。画上花鸟虫鱼,山川河流,还是历史人物,风土风俗人情画作。 

 “咱们在夜校,跟孟美玲老师学了这么久的绘画技艺。我个人认为,还是宋朝的花鸟虫鱼工笔画,更受市场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