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师傅也加入创作(第2页)
旁边几个银匠学徒,他们打下手,尹德芳需要什么工具,他们立马递上他需要的工具。
尹德芳觉得,他现在就是一个被倒缚的普罗米斯修,他在人间盗一把大银壶创作的火种。他也是在人间炼狱,他要修炼出一把人间稀罕的大银壶。
一个艺术创作者,此时此刻,胸中有丘壑,大脑有万物的物象,山川河流,花鸟虫鱼,历史人物等等,他总是能信手拈来,挥笔而就。
手中有乾坤,笔底起波澜。在创作的时候,心中既要有图案,又要无图案。做到有形和无形的和谐统一,形神兼备。
如果尹德芳需要移动的话,就叫几个银匠学徒移动绳索。尹德芳就能顺利移动到需要绘图案的银片位置。
这种作画方式,和巴黎卢浮宫当年作画的大画家米开朗琪罗非常相似,不过米开朗琪罗是被迫的,而尹德芳是自愿自由的创作。
这样一来,就不会因为尹德芳的体重过重而踩坏银片,影响后期创作。这种想法和做法,在师傅李润泽看来,有一些天马行空,当然也有些出人意料。
但是,这种创作方式,效果是实在高,而且还妙不可言。只有创作者意会,不可言传。尹德芳心知肚明,这有点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在尹德芳这里,他的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别人是怕困难,他是创造困难,然后迎难而上。
等几个银匠学徒们调整好他的高度和位置后,尹德芳才开始拿着尺子,画笔,身体悬挂在横梁的绳子上。然后他依旧是赤膊上阵,低头在超大的银片上绘制他想要的图案尺寸。
他每天从头到晚,都在超大的银片上,吃力地绘图设计,画圆,划线。哪里是壶口,哪里是壶底,哪里是壶嘴。
该怎么预留边壶口空间,壶嘴位置,该怎么捶打悬梁提把,壶盖和壶身的图案和纹饰,錾刻什么图案纹饰好,用哪种文化,哪个地域的文化,用哪些动植物。
该预留多少空间,他就预留多少空间,他就像精密的仪器一样,算得分毫不差,每一个细节,每个部分的处理,他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还非常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