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173章 还原历史的真容(第3页)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和亲故事,就是唐蕃和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和亲画作,还必须保证所有喜欢这个和亲故事的人,一看到这幅和亲巨作,就觉得这是最真实的摄影记录。
这里面包含的创作难度非常大,大到难以用语言形容。首先,这幅画作,必须保证真实性。其次,还要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又要兼顾现代审美。
当时的服饰,容貌是什么样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气质,神态又是什么样,这个非常复杂。
因为松赞干布去世之后,文成公主在吐蕃独自生活了三十多年,她没有再
嫁人,也没有再回到唐朝。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
尹德芳看到过布达拉宫里面有松赞干布的塑像,在很多地方,他也看到过文成公主的塑像。
在唐卡上,他看多很多的松赞干布的塑像,塑像一律是金色的塑像。松赞干布留着胡须,样子极为威严。
留胡须的松赞干布画像,已经深入人心。影视作品的松赞干布人物形象,也保留了这个留胡须的形象。
历史上的松赞干布,他是一位有智慧、精明能干的人。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现有的画作,塑像,他们二人有合照的,也有各自独立的画像,塑像。在有些山坳里,还有文成公主的汉白玉雕像。
随着唐朝国力日益强盛,松赞干布当时积极谋求与唐王朝建立密切的关系。他献上五千两黄金,各色珍宝无数,向唐朝正式提亲。
据说年仅16岁或许18岁的文成公主,她带上丰厚的嫁妆——三百六十部佛经,三百多种金玉饰品,三百六十多种食品,两万多匹绫罗绸缎,从长安启程,不畏上高路远,终于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从多种画像来看,尹德芳觉得,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长了一幅国泰民安的脸,而且身材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