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194章 绞尽脑汁想图案

 第194章 绞尽脑汁想图案 

 到底用哪几幅作品来表达丰收盛况?确实伤脑筋。一幅经典的艺术作品,必须考虑到多个维度。 

 世间和空间的边界,历史和文化的边界,学科的、类型的、技术的,政治的、风格的诸多边界。外延和内延,现实和超现实,具体的和抽象的,这些都要统统考虑进去。 

 首要考虑,用载歌载舞的绘画形式,来表达雪域高原的藏民庆祝丰收之意,这也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意识。 

 要营造一幅艺术视觉盛宴的画作,必须考虑到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同时,要把绘画,雕塑,建筑这几种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毕竟这一幅画要錾刻上大银壶法器,具有镂空雕刻,錾花技艺,雕塑,鎏金技艺等多重艺术叠加的创作形式。 

 要让每一个欣赏大银壶法器的人,在这一幅绘画中找到精神皈依,找到自己精神的庇护所,有重返童稚般的欢欣时刻。 

 这是一个绘画艺术家,一个银匠大师该考虑的问题。像孩子一样画画,雕刻,錾刻。需要用尽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的一生。谙世事却不世故,历沧桑仍朴拙如初。 

 尹德芳坐在操作间冥思苦想标题,想要取一个出彩的题目。《藏年丰年图》,看似一个不错的题目。 

 他思来想去,还是被他自个儿否定掉了。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又想了几个标题《繁盛如斯》《雪域高原》《盛世繁华》。 

 标题不同,但内容依旧是表现藏族庆丰收的喜庆而盛大的场面,他感觉这几个标题更有诗意,而且还具有代表性。 

 不足的是,少数几个标题显示不出地域特色。比如《繁盛如斯》和《盛世繁华》就显示不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特别是整幅画的构架,需要一个载体。他想到古代最早的庆祝诗歌,也就是《诗经》上记载的内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是最为原生态的庆祝样式。庆丰收年,绝对少不了歌舞。 

 雪域高原,要举行重大的节日,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就是锅庄舞。这里肯定有跳舞的大艺术大家,何不把主角选为跳锅庄舞的几名大舞蹈艺术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