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尹德芳中途怯阵
第208章 尹德芳中途怯阵
尹德芳觉得,自己以前在云南錾刻紫阳花银壶的时候,在济源锻造银壶的时候,在他很小时,偷偷地到老父亲的五金作坊打造器具那会儿,在他的人生字典里,从来不知道“怕”这个字,现在居然有“怕”这个字了。
也许是一个大国银匠成名的必由之路吧,从初生牛犊不怕虎,到非常谨慎,到极度爱惜自己的羽毛。
也许,尹德芳的确想一战成名。他想通过这件《繁盛如斯》大银壶法器,提高自己在银壶制造圈的知名度。
这个想法没有任何毛病,也非常正常。原因在于,他希望自己出师之后,回浙江开办银匠工坊,打响自己在银器制作界的知名度,为以后转战银器商圈,扩大销售渠道和名气。
他毕竟快到三十岁了。古人讲三十而立,家庭事业有成,他虽成家了,但未能立业。
一个快到三十人,希望自己早日成功,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需求。他这些年,对家里的确有亏钱,特别是他的媳妇和孩子,这是他心中的隐痛和无奈。
那些鼓吹出道即巅峰的伪银匠大师和伪艺术大师,绝对是对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极大的不尊重,也是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极大不尊重。
大画家白石老人,他也是创作多年之后,才成名成家的。很多艺术家都是如此,在自己的领域躬耕多年,经历过无数的磨难,才成名成家的。
尹德芳谨遵师嘱,他要把每件作品当成自己人生最后一件作品来创作。换句话说,每一件作品都要当成精品来创作。
尹德芳边走边思考,这也是师傅考察自己的重要时刻,绝对不能手抖,绝对不能有任何毫厘的失误。
他不停地告诫自己:在錾花环节,提高个人的专注度和注意力,按照技术要领仔细操作。认真,再认真;仔细,再仔细;耐心,再耐心。放下所有的心理包袱,永远不要在乎结果。
其他的一切,特别是自己不能掌控的部分,交给命运,交给时间,交给历史。只要自己对艺术创作有一颗赤子之心,足也!
这件大银壶法器,事关重大,毕竟是给布达拉宫制作的法器。布达拉宫珍藏银匠大师创作的精品很多,他必须展现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