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向更高境界迈进(第2页)
尹德芳和才旦次仁,他们这两位师兄弟之间的岁数,相差了差不多十岁左右。
学习银壶一片造技艺,各种錾刻技艺,镂空雕刻技艺,鎏金技艺,珐琅技艺,一个起步相对较晚,一个起步相对较早。
尹德芳28岁才真正意义上从事银器制作工作,起初,跑到济源,师从银匠名师康大器,尔后师从云南银匠名师寸祖仁,最后,又跑到拉萨,师从西藏最负盛名的银匠大师李润泽;
而才旦次仁,他19岁就开始从事银器制作工作,而且师从银匠名师李润泽。
从个人学艺经历上讲,尹德芳获得的银匠经验更为老道和全面,因为每一位师傅都教了至少一项以上的绝技。
康大器教了尹德芳银壶一片造技艺,寸祖仁教了尹德芳錾刻技艺。
而李润泽教了尹德芳一些比较综合的技艺,既有一片造技艺,也有錾刻技艺,还有镂空雕刻技艺和鎏金技艺,以及珐琅工艺等。使他的银匠技艺更加全面和成熟。
与此同时,尹德芳还学习了绘画技艺,自学了很多银壶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各种文物知识,弥补了他许多知识和技艺的空白。
他们师兄弟两人,都是凭借这件《繁盛如斯》大银壶法器一举成名。
一个是大器晚成,一个是年少一战成名。
尹德芳属于大器晚成,才旦次仁属于年少成名。
不管是大器晚成也好,年少成名也好,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坏处。
二者没有绝对的优劣,有些人年少成名,到后来却寂寂无名。有的年少成名,继续追逐梦想,成为一代银匠大师。有的大器晚成,却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锅庄舞步》属于典型的人物、场景风俗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元素众多。
红红的篝火,火红的生活,喜庆的人们,各种丰收的果实,西藏典型丰收庆典食物。
每一个欣赏者,静静地站立这尊大银壶法器前,欣赏这一幅图案的时候,就会静下心来,平心静气反思自己前一阶段的生活,畅想自己后一段的未来,以及会思考自己整个人生,该如何面对一切。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诱惑着人们走入画面深处,走入历史的纵深,走入一个期望的美好的生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