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33章 千手千眼观世音(第2页)

 到底过哪种生活,这并非由本人的个人意志能够决定的。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永恒话题。 

 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哪怕前面是布满荆棘和泥泞的道路,以及高不可攀的珠穆朗玛峰,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加上强大的毅力,一切的艰难险阻都是可以克服的。 

 老银匠年过花甲,他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在这个自然界中,人是高等动物,是顶级的掠食者。一个人,首先是生存。如何更轻松的生存,这是每一个人必须学会的哲学。 

 一个家族,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把这项生存的伟大技能传授给下一代。 

 做一名银匠,做一名工艺器具的制造者,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有一种智慧和强大的毅力。当一名艺术工作者,不一定都能大富大贵,追求的是艺术的极致表达。 

 才旦次仁錾刻的《菩萨》顺利完工,才旦次仁的名字,两次出现在大银壶法器上,对他的人生来说,也是一种功德,也是一种圆满。 

 因为,在才旦次仁的内心里,他一直用菩萨来救赎自己的灵魂,希望菩萨护佑他这一生。 

 菩萨就是他的理想和信仰,他完整地錾刻了这一幅《菩萨》,对他来说,他真的完成了一场自我救赎。 

 才旦次仁对图案中的菩萨,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因此,他在錾刻这一幅图案时,倾注了自己所有的感情,拿出自己所有的錾刻本领。每一个细节,他都极为认真地錾刻。每一个表情,他都刻画得极为细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原原本本地还原了尹德芳绘制在图稿上的菩萨图案。如果拿银壶表面錾刻的菩萨图案和图稿上的菩萨图案进行比对的话,几乎找不出任何一丝不同的地方。 

 即使你拿放大镜,放大无数十倍,也找不出丝毫不同的地方,由此可见,才旦次仁的錾刻技术确实达到很高的境界。 

 老银匠在院坝一袋烟的功夫,才旦次仁已经錾刻完了这幅《菩萨》图案。而且在他錾刻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小失误,这一幅图案没有任何小瑕疵和小缺陷,可以说非常完美!精妙之状,不可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