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点睛之笔的壶钮
第237章 点睛之笔的壶钮
老银匠的银匠铺子操作间里,尹德芳和才旦次仁都没有说话,他们凝视着这一尊大银壶法器,在静静地构思自己要创作的一部分的造型,图案和纹饰。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群 kanshuqun.com
在银壶上做鎏金工艺,这比较常见。使得工艺银壶艺术价值更高,赢得了更多顾客的欢迎,而且这种鎏金工艺银壶销售效果不错。
这种鎏金工艺银壶,银色的银壶,加上金灿灿的鎏金工艺,使得银壶更加光彩夺目,更受市场欢迎,使得许多银器公司赢得了更多的流量和市场。
老银匠要求自己的两个徒弟,在大银壶壶盖上和悬梁提壶上做景泰蓝工艺,在银壶上做这种景泰蓝工艺,目前在国内市场没有人做过此类的工艺,这是一种全新的工艺尝试。
在银壶壶盖和悬梁提壶上做这种景泰蓝工艺,是一个极为大胆的设想。当然,这也是一种挑战。
老银匠在银器圈耕耘多年,他也想创新。
但是,他受到诸多限制,文化的因素,年龄的因素,诸多的因素制约着他。
老银匠是一个不服输的银匠大师,他把目光放到自己的两个顶尖级的银匠徒弟——尹德芳和才旦次仁身上,他寄希望他们能够大胆创新,创造出新一代的银器作品。
中午饭之后,老银匠夫妇回家休息。尹德芳和才旦次仁一直待在老银匠的银匠铺子的操作间里,他们在设计自己负责那部分的造型,图案和纹饰。
越是高端的银器,讲究的就是古朴简洁,简约而不简单。一把银壶,必须还有雅致,高端,精美的特点。
尹德芳拿出他那本小笔记本,把以前记的笔记有翻了一遍。他认真看了一遍清代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瓶三事的图案和纹饰。
缠枝莲纹炉瓶三事真的简洁,寓意也好,莲在西藏也是受欢迎的纹饰。
但是,在这件大银壶法器上制作这种掐丝珐琅纹饰,有抄袭之嫌。尹德芳决定更改图案和纹饰,不用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炉瓶三事。
尹德芳还想起了另外一件文物,这件文物就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的造型。对于这件文物,他还做过详细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