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65章 成为一名大银匠(第2页)

 当年,正是这些家伙的陪伴,尹家一家老小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都离不开它们,它们都是尹家锡匠和银匠的历史见证者。 

 这小凳子和这个大木墩,尹德芳在清理房间时,特意留下来的。这小凳子和大木墩,一是留作纪念,二是还可以将就一下。 

 如果可能的话,这小凳子和大木墩,完全可以捐赠给当地的五金博物馆,成为祖孙三代,打锡打银打铁的历史见证者。 

 尹德芳手拿锤子,望着箩筐里一块块闪着银辉的大银锭,他踌躇满志,想大干特干一场。制作无数把精致而美观的工艺银壶。 

 现在,他的银壶制作技艺相当高超,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也非常自信,一把一片造工艺银壶,他想做到什么样子,就能即刻能做到什么样子。 

 他想,制作好工艺银壶之后,把壶卖了,好把自己那些巨债窟窿填上,把欠发小楼贵根的几万块钱还掉。然后,改善一家人的生活,让媳妇过上好日子。 

 现在,他成了这间小作坊的真正主人,一切都能为自己做主了,也是展现自己技术和实力的时候了。 

 制作银壶的每一道工序,他都是车轻路熟,哪个地方需要什么火候,他拿捏都极为精确。哪个地方需要用到什么制作工具,他也是熟悉得不得了。 

 坐在这个极小的五金制作小作坊里。尹德芳觉得,自己现在真正实现了个人的梦想,成为一名银匠师傅,还拥有自己的银匠工坊。 

 偶尔,他好像踩在云端上,反正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仿佛一切都是幻觉。 

 这个梦想,好像又浮在水面上,想抓住,又根本抓不住那种状态。 

 看到眼前的架子上,都摆满了新近购买的各种银器制作工具,无数的铁枕,无数的錾刻工具都是崭新的。他作坊的制作工具,还非常齐全。 

 银锭数量也差不多,都是纯度为99.99%足银,足够他锻造数把工艺银壶。 

 望着这些工具和银锭,尹德芳突然有一种莫名的烦恼。 

 现在,不是给布达拉宫制作银壶大法器,锻造的银壶艺术风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市场到底喜欢什么风格的工艺银壶呢? 

 现在,必须考虑市场因素,不能想做什么风格,就做什么风格。如果自己喜欢,而市场不喜欢,这个银匠工坊生存下来就很困难。想要还债务,那可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