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85章 他享受纳税减免(第2页)

 在创作工艺银壶的这个过程中,这是另外一种艺术亲密接触。特别快乐和幸福,赚钱的事情,交给时间。[2小?÷.说[?C?m%?£s?·$ ?!追{§=最??新^!章?]节,u2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福松涛坚信,一把银壶,实用性有了,又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样的银壶绝对不愁卖。 

 只是这个资金回笼的周期变长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掌馨工坊的银壶质量高了,艺术性又有保证,名气响了,一传十,十传百,客流就会源源不断地来到掌馨工坊下订单。 

 而且,有更多的银匠学徒工慕名而来,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 

 福松涛加盟时,他注入的这些资金,对于需要庞大资金运转的掌馨工坊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福松涛注入的资金,加上尹德芳掌馨工坊原有的资金,所有的资金加起来,也真没有多少。 

 这些年来,尹德芳本身没有多少积蓄,可以说依旧是借债度日。工坊的资金运转起来,还是有诸多的困难。 

 银匠工坊的投资,一直在持续增加,制作的银壶只有客商拿货的时候,才有现金流进来。而且,卖掉一把银壶才有一把银壶的收入。 

 掌馨工坊银器制作的上限是每年200件,银匠(包括银匠学徒工)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区区10人左右。 

 这里面,达到8至10年的熟练银匠,也不过二三人。要完成200件订单,真的不容易。 

 没有达到八年以上的银匠学徒,只能做一些基础工作,打杂,或者是生炉火,或者简单的捶打银片等。 

 特别是成型的银壶设计,图案和纹饰设计,錾刻工艺,镂空雕刻技艺等,这些银匠学徒工们,他们还不具备独立完成一把银壶制作的技能。 

 银壶制作技艺,图案和纹饰的艺术设计方面,都需要工坊的馆长尹德芳和工坊的艺术总监福松涛亲自把关,一点一滴,都是手把手的教。 

 对于大国银匠尹德芳和福松涛来说,压力很大,既要亲自制作银壶,又要教授徒弟,工作特别累。 

 200件银壶作品,每件银壶作品的成本价不低,光是买银锭,就需要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