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93章 鲁增光有备而来(第3页)

 看了半天之后,四个职校生各自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纸笔,各自选了一个画架,开始动手素描。就在掌馨工坊的展陈室开始绘画。 

 鲁增光这个职校生,他这次可以说是有备而来。他在图书馆查找过很多有关银材料,银制品的资料,甚至浏览过很多博物馆的馆藏品,对各种器具有一定的了解。 

 因为,他对银器制作有浓厚的兴趣,他的志向也是未来当一名银匠。因为,他来自云南,云南自古以来就是制作银器的高地。 

 从小都听说过小炉匠的故事,长大以后,由于种种原因,阴差阳错地上了职校,却未能当一名银匠。特别是他听完银匠大师尹德芳的课之后,他发誓,以后一定要当一个像尹德芳师傅这样的银匠大师,传承非遗技艺。 

 但是,他也听说,银匠大师尹德芳招徒弟非常严格,达不到他的条件的学徒,他不可能收留。 

 鲁增光选择了一把“百子戏春图”银壶,他觉得这百子描绘得惟妙惟肖。他非常喜欢这把银壶,充满农村的生活气息。 

 他从小生活在农村,打猪草,放牛割草,骑在牛背上,吹竖笛,做弹弓,滚铁环,多快乐! 

 他对农村小孩子在春天那种欢快劲儿,在草地上打滚,寻找竹笋,蕨菜的味道那么鲜,河里的鱼,做的鱼汤,也是那么鲜,他记忆犹新。 

 他也特别农村的生活,农民单纯、质朴、热情、大方、善良,农村风俗淳朴。 

 想到以前,鲁增光灵光一闪,他飞快地构思。他既要把这把银壶画出来,他要把自己以前的农村生活场景搬上银壶。 

 有了灵感,对于一个创作的人来说,不管是画家,还是银匠,这等于成功了一半。 

 鲁增光飞快地勾勒银壶的大致轮廓,然后他觉得自己不能照搬照抄师傅他们绘制的图案和纹饰,他要这这把银壶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