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301章 鲁增光也许有戏

 第301章 鲁增光也许有戏 

 杨杰明老师带到掌馨工坊的这四个职校生,鲁增光、罗川、张赣和黎贵黔,都是经过他精挑细选的悍将。

 他们都参加过国家级别,省级别的技能比赛,金、银、铜三种级别的奖,他们各自几乎都有好几块奖牌。 

 鲁增光画的“百子戏春图”银壶画作已经完全画好了。他第一个交了卷。 

 福松涛拿着鲁增光的画作,就像当年他在私立大学教书那样,认真地批阅学生的试卷。 

 从整体布局构思,到局部的线条;从艺术性到画作的各要素;从构图比例到细腻精工的工笔线条粗细。事无巨细,他看得非常专注和专业。 

 福松涛毕竟是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他拥有非常专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他曾经是一名美术老师。 

 他看画作看得非常细致,鲁增光的画作,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甚至一点小瑕疵,他都能一眼就捕捉到,就能一眼看穿。 

 福松涛读大学美术系那会儿,当时参观傅抱石的画作,他记得他的一位国画老师如何欣赏一幅画作,老师是这么说的: 

 中国画,要从一树一石入手。\x.i?a*o+s·h~u_o¢h·o/u_.`c^o?m-画作,第一看他的全局的时候,要注意到一树一石,看他的用笔,看他用笔的转折、起伏和提按。用水墨的过程中,每一块每一块扒开了看。笔墨、修养、结构、气息都有了之后,再远观他的气势。 

 这些东西慢慢欣赏之后,就会欣赏。新手看画的时候,眼花缭乱。注意力要集中到一块石头上。 

 这块石头画好了,它后面话不坏。一块石头都没画好,一棵树都没画好,这幅画作就不经看。 

 一个画家,首先要像一个医术高明的解剖师,然后才是构造师。 

 一个厉害的画家,写是写,工是工,重点在于看道。看出一种独特的味道。要看出画作的气、韵、势。这是中国画的味道。 

 所以,福松涛看出了鲁增光同学的画作的稚嫩。因为,福松涛与鲁增光差不多年龄的时候,他的画作也是非常稚嫩。 

 得到自己的美术老师指点之后,他的画作才逐渐进步。直到他经历两次失业,在道观和寺庙几年的沉甸之后,他才最终明白中国画的气、韵、势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