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309章 馆长是又惊又喜(第3页)

 那么剩下的名额仅剩一个。现在一下子来了五个职校生。让馆长尹德芳又惊又喜。 

 喜的是,掌馨工坊又有新的力量注入;忧的是,自己的掌馨工坊的庙太小,资金势力不够雄厚。一下子容不下这么多优秀的职校高材生。 

 但是,既然来了,必须安排。按照掌馨工坊历年招聘银匠学徒工的程序,首先得画一幅作品,其次是面试,然后到操作间试一试手的灵巧性。 

 如果这

几项测试都能够过关,那也就是说按照招录计划,择优录取优质银匠学徒工。 

 然后就是登记名字。吕梦玲,郑红楚,申屠雅慧,周礼城,赵楚门他们几位职校生,先后在登记册上写下自己的大名。 

 接着,掌馨工坊艺术总监就安排他们到展陈大厅去绘画,还是描摹架子上的那些银壶。 

 而前面几位同学,馆长尹德芳亲自带着他们到操作间,测试他们的实操能力,以及辨认工具的能力。 

 操作间的架子上,三四百样不同形状,轻重不一的银器制作工具,想要在极短的时间里,把工具的名字记住并正确地叫出名字,那可不简单。 

 而且,像铁枕这样的工具,特别沉,还需要有一定的手劲,力气小了的人,想把一把重达三四十斤重的铁枕单手拿起来操作,估计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但是,作为一名银匠,既要有艺术鉴赏的眼光和能力,还有具备体力超群的能力,因为做一把大银器,必须用到这超重的家伙,这也是当一名银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四个职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云南的鲁增光,江西的张赣,四川的罗川,贵州的黎贵黔跟在掌馨工坊的馆长尹德芳身后,他们穿过展陈大厅,穿过接待客人的会客区,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操作间。 

 操作间摆放有几个架子,架子上对着陈列整齐的各种银器制作工具,墙壁上,也挂着各式制作银器的工具。 

 部分架子上,还有一些装满松香的半成品银壶摆放在那里。 

 地上,有木凳子,有很多工具,案板上也有许多工具,可以说,四个职校生,他们仿佛到了工具的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