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340章 工坊正步入正轨(第2页)

 200件银器,这个量对于庞大的市场来说,这个量少得可怜。即使每一件银壶都按照掌馨工坊定的最高价30万卖的话,一年的总产值也不过区区600万。 

 一个公司,一年总收入才600万,连市级上规企业都算不上。{小±说??宅* ?@免??费d?<阅?.读#~可以说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司。 

 除去银锭成本,银匠师傅们的工资,房租和税收,运输邮寄成本,以及水电费等其他开支,掌馨工坊每年剩下来的钱寥寥无几。 

 掌馨工坊想要更好的发展,想要壮大公司,非得吸纳更多的熟练银匠师傅不可。 

 而且,掌馨工坊得大力宣传,没有宣传,掌馨工坊制作的银器,即使工艺水准和艺术价值再高,就像养在深闺中的美女,无人识也没有用。得主动抛绣球,抛橄榄枝,主动拥抱市场。 

 除此之外,还得花钱培养银匠学徒工,因为有些熟练的银匠师傅,他们的银器制作技艺学到一定程度,他们就出师,然后另立门户单干。 

 就像当年掌馨工坊馆长尹德芳当年一样,他学艺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某一天出师之后,他要创立自己的银器工坊。 

 任何师傅,即使拿出更多的股份和高工资,想把自己的得意门生留下来,最后都成了一种奢望。 

 投资这个行业,吃力不讨好,等于绝对的自杀行为。温暖的爸爸也在商海里滚摸爬打这么多年,他看待投资,非常精准。 

 制作出来的银器,即使工艺水平和艺术水准极高,也卖不了多少件,毕竟这是高档艺术品。 

 而且,即使能够卖出高价,回本的周期超长,不,简直非常漫长。投资是要有回报的,不是所有的投资只看短线,还要看长线。 

 问题是投资银器制作,必须是长线投资行为,至于长到什么程度,没有人说得清楚。 

 就像宋庄的画家村一样,画家多如牛毛,虽然画家们个个水平高,风格迥异,适合各种各样的买主。 

 但是,买主对画家们的画泛善可陈,几乎有投资意愿的商人寥寥无几。如果富人们不想投资艺术品了,他们不想玩了。又有几个穷人会花高价买这些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