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目标达成了一致(第2页)
他简直就像一头默默无闻的老水牛,扛着犁耙,在自己的田地里坚韧地、辛勤地耕耘。
他一个人,朴实无华,走过了许多春夏秋冬,不变的是他的初心。在掌馨工坊操作间那个角落里,那个小凳子上,他一遍又一遍耕耘属于自己内心的那一片自留地。
原先内心一片荒芜的尹德芳,现在在掌馨工坊的操作间,竟然敲打出一片新的桃花源来,这真是一个奇迹!连尹德芳自己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天一亮,他就开始工作,一天十几个小时都待在掌馨工坊里,他无怨无悔,乐此不疲。+k\k^x′s?w~.-o/r?g\
如果不是在敲打银器,就是在耐心细心地教导自己的银匠学徒,给他们讲授文化课或者讲授银器制作技艺。他几乎是手把手地教授自己所有的技艺,毫无保留地教授最核心的非遗传承技艺。
他每天都那么执着和勤奋地敲打银器,精益求精地制作他心中想要的工艺银器作品。他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徒弟们,要把每一件银器制作成精品。做好每一件银器,把每一件银器当成此生最后一件银器来制作。
尹德芳,这位大国银匠,他每天都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迈进,从来没有懈怠过。他称得上近代史最勤奋、最会动脑子的大国银匠。
他也不枉此生学习银器制作和非遗传承,成为大国银匠,成为这座城市五金制作的骄傲和象征,这是他毕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与此同时,掌馨工坊还要成为本地区的五金器具制造金名片,让掌馨工坊成为培养银匠师傅的摇篮。
他要让掌馨工坊打造更多的精品银器,银壶,银杯和银器工艺品。
尹德芳这个定位,没有任何毛病。并非他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因为,他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他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他基本上走一步看一步。根据掌馨工坊每年的进账,开支之后账上的剩余来办事。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开支太多,这些年,基本上没有啥剩余,欠债倒是不少。掌馨工坊,其实濒临倒闭的边缘。如果再不卖掉
一些银器,再筹集一些资金,估计掌馨工坊难以为继。
并非尹德芳没有开拓市场的能力,因为他和其他银匠师傅一样,也要坐在掌馨工坊的操作间,一天多达十几个小时的敲敲打打,设计图案和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