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拾叁娘子

第12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第3页)

 “钱”是重量单位,一钱大约等于五克。二钱就是十克。一张纸有十克重,同时又要符合一定长宽尺寸,由此便得出一张纸的重量和面积。

 用现代纸举例。用过A4纸的人都知道,A4是一种尺寸,同样都是A4纸,规格有70克、80克,甚至100多克 、200克。不同厚薄的纸有不同用处。(注意,这里说的是规格。70克、80克这些数字,是指每平方米重量。一张70克的A4纸可没有一平方米。)

 总之,古代纸张的规格十分繁杂,纸商也不是什么纸都收,他们只收他们需要的。

 两人来到“顾记”,徐蓉扫眼望去,感觉这里就像个废纸回收站。成捆成捆的纸,从地上一直堆到屋顶。

 当然,这里收的不是废纸。另外,纸也不是直接放在地上,下面有块矮木台,大约是为了隔潮湿吧。

 此时店里有两家纸户在卖纸,一家在称重,一家在等着。

 “一百零六斤,你这纸不对呀!”店老板看着杆秤道。

 纸行杆秤是挂在横梁上的大杆秤,可以称上百斤的东西。

 “一百四十刀,刀数是对的。”卖纸的纸户道。

 “刀数是对,但你这做得也太厚了。”店老板皱眉,然后道:“我还是只能按四十三给你。”

 “行吧行吧!”纸户知道自己吃了亏,一百四十刀不止一百斤,也就意味着他多费了原料。多出来的几斤,他本可以再多做几刀纸,但是他自己没有掌握好。

 这点上就体现出抄纸技术,不同人拿捏不一样。

 徐蓉转头悄声对少华道:“才四十三。”她听懂了四十三是一刀纸的价格。那人跟他们一样,有一担多纸,剩下的零散刀数按四十三算。

 少华没有言语。这个价格较去年少了两文钱,现在纸户越来越多,纸商收购价也在往下降。照此下去,以后造纸越来越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