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拾叁娘子

第72章 卖诗(第3页)

 “胡乱作的。”

 少华看向甜香。

 甜香赶忙把诗稿递给他。邵公子为玉蓉做的诗,还是还给他好。

 拿到最后一张诗稿这位,看上面就只写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嘶”了一声道:“这个,好像只是一句啊?”

 众人凑过去瞧,他赶忙将诗稿折起来,问甜香:“就只有一句?”

 甜香迟疑了一下,瞟眼望向徐蓉。

 徐蓉对甜香道:“你忘了?前面还有几句。”

 甜香做回想状,似乎想不起来。

 徐蓉道:“你陪我去方便一下。”

 甜香听她这话好像是暗示,对众人道:“你们先聊着,我去去就回。”

 两人下楼假装去茅厕,实际是去甜香房里。徐蓉把《青玉案·元夕》全词告诉她,甜香写下来。

 两个女人离开,白文卿向杨月澎介绍少华。并说上次去过他们家,他们家是造纸的。

 “月澎,你有空真应该去他们那里走走,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白文卿道。

 杨月澎今年秋闱刚考上秀才,他心底里对庄稼汉不屑,但没有表现出来,客气点头道:“是,有空是应该多到乡下走走。”

 有人问少华:“你们做纸,一年能赚多少银子?”

 少华道:“做皮纸一年也就十几两银子。”

 “这么点?”那人惊讶太少。

 白文卿道:“皮纸现在是越来越便宜,对纸户来讲,他们已经是无利可图。”

 白文卿巴拉巴拉讲了造纸的不易,以及售价的低廉。

 有人道:“便宜对百姓来说,难道不是好事?”

 白文卿道:“过于便宜,造纸的人就不造了。等到大量的人不造纸,纸的价格又会上去。”

 有人道:“对纸户来讲,造纸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即便再便宜,他们也只能继续造下去。”

 白文卿道:“非也。刚才我讲的是皮纸价格。皮纸过于低价,他们会改造其他纸。”

 对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们来说,他们对社会经济民情了解甚少,有的甚至连大米猪肉多少钱一斤都不知道。

 他们从皮纸聊到社会经济,聊到民情。

 少华在一旁看着,想到自己曾经也是“何不食肉糜”。现在,他知道可食用的野菜野果,至少有上百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