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商机(第2页)
徐蓉返回房里,她现在主要是在等刘氏。昨天讲好,今天刘氏来了直接去办事,办完后来找她,他们一起回岩脚村。
等人的时间有些百无聊赖,徐蓉问少华:“你知道庆州在哪儿吗?”之前她想问甜香,但白文卿喊她,话没聊完。
“庆州在京都以北,西北方向,与夏国接壤。”少华对华国地理十分熟悉,因为他曾被作为武将培养,地理是必学常识。
“在北方?”徐蓉有点不太理解。在她印象中,棉花是喜温喜干的植物,北方适合种棉花?
这里要指出一点,徐蓉对华国的南方、北方,认知有点偏差。她是以现代“中国地理”来理解南方、北方,但是华国领土面积,顶多只有现代中国的一半。假如以现代地图来看,大致相当于:黄河、淮河以南是华国,以北是其他国家。
少华道:“棉花原产自大食,大食商人将其带入中土,已有百年历史。”
虽然这个物种在华国已有百年历史,但仍然没有被大面积种植。因为这里的人还是更喜欢麻和丝绸,或是与棉花“类似”的木棉。
“大食?”徐蓉对这个词完全陌生。
“大食国,在遥远的西方。”
徐蓉不知道大食国到底是哪国,不过不重要,她在意的是棉花,问道:
“除了庆州种棉花,全国其他地方就没有种棉花的了?”
“可能零星也有点,不过不多。庆州土地砂质较多,种不了水稻,他们主要就是种小麦和棉花。”
徐蓉露出星星眼笑道:“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我们家祖上是北方人。”少华虚构了一个“祖上经历”。当然,也不能说是“虚构”,他只是把镇守边关的老将军,说成是因为战争逃亡南方的平民百姓。
两人聊着,刘氏来了。
“事情办好了吗?”徐蓉问。
“办好了,段安平陪我们去衙门办的。”刘氏欣慰段安平能亲自去,但对他这个人又感到有点膈应。因为她对段安平的第一印象,是见他露出那玩意儿,这是刘氏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哦!”徐蓉觉得段安平能亲自去,说明他还是有诚意的。